“中国的‘韧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我们希望中国不要落后,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经验贡献给其他国家。”12月22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外代表处(以下简称UNDP)灾害管理处处长张素娟做出如上表述。“韧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个人、社区和系统在经历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下存续、适应和成长的能力。年,联合国减灾署启动亚洲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韧性网络。次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启动“全球韧性城市”项目,并针对“韧性城市”总结出七大特征,包括灵活性、冗余性、鲁棒性(稳健性)、智谋性、反思性、包容性和综合性。目前,中国有四座城市入选“全球韧性城市”,分别为浙江义乌、四川德阳、浙江海盐和湖北黄石。巴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也名列其中。公开资料显示,“韧性城市”的理念在国外己经深入到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各个层面,并上升为公共政策,从理论研究到具体实践积累了大量成果。比如,年10月29日,纽约遭遇历史罕见的“桑迪”飓风袭击,损失惨重。这一极端天气事件直接推动了纽约适应性规划的出台。如今,联合国针对“韧性城市”建设已经制定了全球指标,UNDP将在此基础上制定中国本土化的指标体系。“目前,我们正在做前期准备”。张素娟表示,首先会选取多灾地区,进行指标测试以及韧性城市的建设,然后根据各地差异,将其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形成中国经验向全球传播。去年,中国武汉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UNDP将工作重点选在了湖北、江西和赣州,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这些地区进行城市风险评估,并已形成评估报告。之后,UNDP在赣州组织了城市和社区防灾减灾管理人员的培训。除了防御自然灾害之外,实现城市经济主体多元化也被看成增强“韧性”的重要举措。“如果城市经济结构非常单一,比如资源性的城市,就很难有韧性。”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温家洪表示。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朱颢对此表示认同。据介绍,定南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稀土品种多、品位高,因此一直靠资源吃饭。如今,在环保压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定南县停掉了稀土开采和加工。“不是不能挣这个钱,是这个钱不能挣。”朱颢表示,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改善、保持水土,减少山体滑坡的风险。“韧性城市”建设也将带来新的挑战。“接下来,怎么把‘韧性城市’诠释的更清楚,让社会大众了解它是什么、怎么做,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张素娟表示。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专业化、标准化包括人才的积累是另一挑战。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则是更大的挑战。“‘韧性城市’只是一种新理念,不是一剂良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小东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一理念固然重要,但是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接受。他认为,“韧性”是城市的第二道防线,是城市提升中的精耕细作,“刚性”才是城市安全的底线。“对于快速发展扩张中的城市,首先要满足刚性安全体系的目标”。“刚性”是指通过国家的标准、法律、法规实现整个城市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温家洪认为,韧性城市建设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涵盖了很多具的业务。首先是了解并评估城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此外,应该融入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就韧性城市谈韧性城市。“还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