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内镜团队连破世界纪录全球2000多同行来沪探奥秘
图说:3月18日,周平红教授带领团队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为患儿做手术来源/医院供图 从岁老人到出生仅40天患儿,从体重逾斤的“超重量级”到仅3.5公斤的“最轻患儿”,医院内镜中心团队治愈的患者年龄跨度多岁,体重相差多斤!4月5日至7日,连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医生们,吸引了全球两千多医疗同行来上海交流学习。 医院内镜团队屡创世界纪录 今年2月20日,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带领团队,医院同道合作,为患先天性幽门肥厚、出生40天、体重5.3公斤的婴儿成功实施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G-POEM)。这是世界上接受该微创手术治疗的年龄最小的患儿,手术的成功实施开创了将隧道内镜技术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幽门肥厚微创治疗的先河,相比于以前的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极大降低了患儿痛苦和手术创伤。 就在3月18日,周平红教授带领团队又赶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再次为一位先天幽门肥厚、出生约80天,体重仅3.5公斤的早产儿宝宝成功实施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手术(G-POEM),这是世界上接受该微创手术治疗的体重最轻的患儿。相比前一例成功治疗的“最小婴儿”,该患儿食道、胃壁更薄,手术难度更大。手术持续80分钟,患儿恢复良好。 图为周平红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来源/主办方供图 吸引全球同行来沪取经 “患者为师,患者的需求是内镜创新的源动力。”周平红教授表示,正是这个“源动力”,推动着他和医院内镜团队迎难而上,不断挑战“不可能”,创新开展多项全球首创的消化道治疗项目,拓宽“超微创”内镜手术的诊疗范围,为更多患者降低痛苦和手术创伤。 本次上海国际消化内镜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日ESD高峰论坛、第一届中韩消化内镜微创外科论坛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会议,也是中国消化内镜走向世界、展现大国实力的一个缩影。内镜微创治疗造福全人类,“中山内镜人”坚持创新,内镜下的手术量位居世界前列,成功走出了一条“学习+创新,超越并引领”的发展之路,吸引了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30个国家,近位医生前来培训、学习,目前就有日本、意大利、新西兰、伊朗、葡萄牙、印度6个不同国家的医生同时在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今年,以医院为依托单位的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年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评估中获得优秀。 据介绍,本次大会主题演讲超过一百个,除了通过讲座、沙龙、手术演示等形式向与会专家传递各类消化内镜诊疗的新技术,更希望将学科发展的“中山经验”分享给大家,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图说:2月20日,周平红教授(前排右二)团队医院合作为患儿做手术来源/医院供图 从“学别人”到“被人学” 医院在过去十多年中,将消化内镜切除技术不断创新,一步一个台阶,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到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直至内镜经消化道腔外手术,现已完成了经内镜保胆取石、经内镜腹腔肿瘤切除等众多NOTES手术。近一年来,医院内镜中心还完成了经内镜经胃胆囊切除术等国际首创的内镜手术的技术创新。在疑难危重病例方面,还首次完成了经内镜食管开窗纵隔异物取出术等。 为期3天的大会还将通过手术演练直播,由中山内镜中心专家展示了部分首创术式,真正使内镜治疗从消化道管腔内逐步走向了腔外病变,做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无孔不入”。周平红教授感慨:“过去我们开展内镜下手术的时候,都是去日本向日本专家学习。现在不仅众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生都来我们这里学习,连我们的老师——日本医生也回来向我们讨教。今年,我们还同韩国医生一起举办了第一届‘中韩消化内镜论坛’,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把我们中国人自己创新的技术和理念推向世界,进而引领世界。”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7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80后夫妻白手起家打造网红小吃店长江日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