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护士早产儿的ldquo临时妈
近日,年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省优秀护士表彰大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揭晓了浙江省优秀护士、先进护士名单。温州医院冯小芳、医院刘一苇获“浙江省优秀护士”称号,医院张佩华获“浙江省先进护士”称号。像他们一样,千千万万的护士们,他们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倾力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坚守南丁格尔誓言,生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护士职业,平凡而神圣。年5月12日,是第个国际护士节。官微推出“致敬护士”系列报道,讲述护士故事,展现护士仁心仁术的形象。 导 语 冯小芳,现任温州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兼任温州市护理学会儿科学组副组长。她在急诊和ICU护理岗位锻炼十余年,具有多学科护理和管理经验,担任新生儿科护士长十年来,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优质护理与安全。年至今先后6医院优秀党员和先进护士长,并被授予“-年度浙江省优秀护士”“年度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入围奖”“温州市妇幼保健先进个人”等荣誉。截至目前,她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一二级论文13篇,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厅、局及校级课题3项,获国家专利3项,并担任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导师。 精心钻研, 精细化护理为早产儿保驾护航 温州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年,早产儿救治是科室一大特色,存活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早产儿做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精细化护理为他们保驾护航。 年元旦前一天,新生儿科接到电话准备收治胎龄24周的双胞胎超早产儿,患儿父母十年未育,多次试管婴儿后才成功受孕,救治这样的宝宝对医生和护士是一大挑战。双胞胎兄妹出生后,体重分别只有g和g,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需要呼吸机支持,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她立刻组织科室业务骨干成立专门护理小组,研究精细化护理方案,进行24小时全程专人监护。严密的消毒隔离预防感染,每一项操作都考虑周全后进行,在成人食指般粗细的手臂上成功留置PICC管,保证了营养的供给……之后的个日日夜夜,护理团队在冯小芳的带领下一丝不苟地执行和完善精细化护理方案,最终超早产儿之一痊愈出院,刷新了温州市胎龄最低、体重最小的存活早产儿。孩子的妈妈说:“要是没有你们,孩子肯定是保不住的,你们都是小希希的好‘妈妈,我们永远记住你们的恩情。” 小希希只是众多早产儿中的一例,几年来,她的护理团队不断完善早产儿精细化护理常规,每年救治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50余例,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有力保障。如今小希希已经3岁多,每年5.12护士节新生儿科都如期收到家长快递的节日蛋糕,每年元旦前夕小希希的生日,新生儿护士都会收到一支护手霜和一张卡片:“护士妈妈每天洗手数十次,记得涂点护手霜,花样年纪的你们不应该有开裂的双手”。 担当开拓, 屡创特色护理品牌 新生儿监护室传统的封闭式管理,不能满足父母亲子关系建立的渴求,也不利于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增加了早产儿再入院率。为破解这些难题,她牵头成立科研小组,参照国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经验,在省内率先开展FCC,从人员培训、FCC病房设置、院感防控、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合理设计,克服场地不足、人力资源紧张的种种困难,打开监护室神秘的大门,让家长进入病房,在医护人员专业指导下,参与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母乳喂养、生活护理等,让母亲陪伴在她日夜思念的宝宝身边,体现护理的温度。 她创建的“有爱?有未来”护理品牌连续2医院护理品牌建设一等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领先全省水平,获益的不仅仅是患儿及家庭,更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该项目曾分别获得全国、浙江省、医院质量管理金奖、全国第四届“护理质量提灯奖”推荐奖和壁报展示,成功申报浙江省和温州医科大学的课题2项,在全国及省市各级会议上4次作大会交流,成果获同行一致认可。 创新管理, 推动护理工作持续走向科学化 她善于应用CQI、QCC、PACA、FMEA等工具提升护理质量。年她第一次参加浙江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案例比赛获得二等奖,此后,她更加虚心学习,大胆探索,近5年她负责的多个质量改进案例数次获奖:医院质量管理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医院品管大赛金奖、银奖;医院QCC大赛金奖、银奖。年,医院护理部委任为质量改进组组长,2年来,她紧跟国家护理质控中心敏感质量指标及目标管理,正确收集了十余项敏感质量指标,“以数据说话”提供了科学管理的切入点,医院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精准发展。 在科室管理工作中,她更是注重管理及技术的创新。年她率先推行信息化健康育儿知识等教育,实现用手机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7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早产儿UU妈妈的自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