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在我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疫苗,它是孩子出生后接种的第一针疫苗。我们知道慢性乙肝的结局可以是很严重的,所以在预防环节我们要下很大的功夫,在过去我国因为种种原因是一个乙肝大国,后来随着疫苗的普及,乙肝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有所下降,我国也从乙肝高风险区降为了中风险区。这当然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够继续降低乙肝发病率,这也就是为什么乙肝疫苗这么重要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医生的脚步来解答乙肝疫苗到底该打3针还是4针呢?

乙肝疫苗接种的一般流程在国内,乙肝疫苗需要接种3剂次,分别是出生、满月和6月龄。而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由于有含有乙肝组分的联合疫苗,所以他们的接种程序还有另外一种4针法,即除了出生时接种1剂次单抗元的乙肝疫苗外,之后分别会在月龄、4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含有乙肝的联合疫苗。这个联合疫苗一般指的是乙肝、百白破、灭活脊灰、B型流感嗜血杆菌组成的六联疫苗,或者是百白破、乙肝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组成的五联疫苗。

早产儿究竟要打几针?

对于出生体重小于kg的孩子,由于体重不够,在刚出生的时候打下第一针以后免疫原性可能会不足,简单说就是效果可能会不好。这时候我们的建议是,1月龄以后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所以这部分孩子的乙肝疫苗要接种4针。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只有需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孩子才需要接种4剂次:1、出生体重低于kg;、出生后立刻接种乙肝疫苗。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立刻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即便是出生体重低于kg,只要接种第1剂次的时候体重大于kg了,依然是只需要接种3剂次。

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特殊情况延迟了接种该怎么弥补?

我们以3针法来举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文件,第1剂次和第剂次之间至少要隔4周也就是1个月,第1剂次和第3剂次之间至少要间隔6个月。那么特殊情况下,孩子不能按照法来接种时该怎么办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们要掌握乙肝疫苗各剂次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第1剂次和第剂次之间最短4周,第剂次和第3剂次之间最短8周,并且,第3剂次的接种时间一定要在4周龄,也就是6月龄之后。这里我们假设,有一个孩子在出生后接种了1剂次的乙肝疫苗,接下来因为种种原因,她在3月龄的时候才接种了第剂次,那么她的第3剂次其实完全是可以安排在6月龄接种的。早产儿的乙肝疫苗补种建议如果早产儿在出生后接种了第1剂次乙肝疫苗,接下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重新启动免疫程序,怎么办?首先必须尽快安排接种,因为只有启动了第1针剂次的乙肝疫苗,孩子才能开始后面的接种。当完成了第1剂次接种后,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最短间隔要求,去安排后续的接种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孩子出生体重只有1.9kg多一点,出生时没有能立刻接种乙肝疫苗,而是在出生后几天才接种的,他的妈妈就来问我,孩子应该接种3针还是4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这样的特殊情况,就需要新生儿科和预防保健科的医生共同去解决。孩子在出生时确实没达到kg,但是他在几天后准备接种乙肝疫苗的时候,体重应该已经有了变化,那如果按照新生儿科的常规来说,孩子出生后每天的体重增长是需要达到一定数值的。我们以最低标准去衡量这件事,在经过这么多天后,孩子的体重如果达到了kg,那就相当于说孩子在接种乙肝疫苗时达到了3针法的体重门槛,所以他不需要再额外多接种几剂次乙肝疫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述的体重增长只是一个推测,现实中的具体个例需要结合实际的数值去做判定,所以当时我也非常明确地告知了妈妈,要询问产科或新生儿科的医生,在给孩子接种第1剂次的时候体重是多少,有了这个数据我才能安排孩子后续的接种规划。

本文作者黄树毅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00年7月31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点击阅读原文听科学育儿课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