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05.html

茵栀黄注射液每年几亿的销售额,其中有很多是新生儿消费的,主要用于退黄疸,包括注射液!然而,8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在禁忌项下标注“新生儿、幼儿禁用”!

茵栀黄注射液是个什么鬼?

茵栀黄注射液是中药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的乙醇提取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和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一般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60分钟之内,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后立即发生,或在用药过程中及持续用药很长时间后发生。最快的可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最迟的可在持续用药后第15天发生。

居靖等报道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6.42%,发热伴全身性损害占20.49%,胃肠系统损害占6.87%),心率及心律紊乱占3.22%,呼吸系统损害占1.39%,其中有1例过敏性休克死亡。

茵栀黄口服剂型还能不能用?

相对于注射剂而言,茵栀黄口服制剂副作用少,耐受性好。茵栀黄口服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都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但也有茵栀黄颗粒致药物性肝炎的报道。

病例:患者,男性,46岁,因肝功能异常服用茵栀黄颗粒降酶退黄治疗,后出现呕吐、乏力,小便颜色进行性加深,并伴有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0℃。自行停药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缓解。2个月后再次服用茵栀黄颗粒.畏寒、发热、乏力、尿黄症状再次出现。

该病例提示临床在使用茵栀黄颗粒进行护肝退黄时应慎重,警惕其可加重肝损害的可能性。因此,应告知患者在使用茵栀黄时一旦出现发热、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用药期间也应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

还有,我国在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所颁布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行光疗;换血疗法;药物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者白蛋白。该共识并没有提到使用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虽可怕,更可怕的是…

著名小儿科专家裴医生表示,“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多吃多拉就会退。孩子吃个配方奶都要担心增加过敏性疾病风险,何必去吃成份不明,没有验证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成药?真需要治疗也有效果确切的蓝光治疗。

虽然专家不推荐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但每年仍有数千万的新生儿使用茵栀黄退黄。

原北京中医药大医院儿科主任、微博超人气大V张思莱医生还曾因为发布博文呼吁:请不要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给新生儿或小婴儿退黄,受到威胁和警告。

如今国家食药监局对该药使用说明进行修改,可以说给了大家一个明确的指导。医护人员用药时一定多加注意!

来源:药评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