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妇婴应豪教授谈如何掌握早产的科学
早产儿已成为显著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万早产儿出生,中国每年约万早产儿出生,但全球每年死亡早产儿万。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早产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早产的危害是巨大的:70%的新生儿死亡及36%的婴儿死亡是由于早产,儿童长期神经障碍的病例中25%~50%也是由早产造成的。 用来预防早产的传统非药物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等,但目前仍缺乏证据来表明这些干预措施是否真正有效。更严重的是,临床上并不能精确地判断早产。另外,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0克的早产儿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临床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主任应豪教授在早产管理上具备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在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结局等重要课题上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造诣;关于早产,不论是预测手段(宫颈长度;细胞因子;高危病史)、干预手段(宫缩抑制剂;宫颈环扎术;宫颈托;特殊孕激素等)还是改善手段(促胎肺成熟;硫酸镁),应豪教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预防早产课题为例 如何预防早产? 应豪教授认为,孕前和孕中是关键。 早产分为两大类—— 即自发性早产(指自然“发动”)和医源性早产(指妈妈本身有疾病,再不终止妊娠,母胎都会有危险)。 针对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预防措施。以妊娠期高血压(即子痫前期)为例,如在怀孕时我们就发现孕妇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我们就可以在早期用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来预防,以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的风险。若能从源头降低风险,早产发生率自然就能降低了。 如果早产真的发生了怎么办呢? 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机会促进胎儿发育。 各种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的时间一般在48~72小时,一般用于抑制急性宫缩,目的是争取时间将胎儿宫内转运到新生儿救医院,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但需注意,不建议在未发生早产时预防性使用宫缩抑制剂。 早产课题博大精深,如何对早产做较准确的预知?选择哪些保胎药才是合理的?有可能对早产做尽量科学的管理吗?如何做? 呗呗医生隆重邀请到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应豪教授 开设—— 专栏 应豪老师:早产管理之临床与思维 资深早产管理专家助你 全面掌握早产科学管理的临床应用和必备思维 6月25日(周五)20:00 第一讲:早产预测知多少 开启免费直播 长按识别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yz/17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医三院middot医疗动态99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