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成长与确定,
(报告出品方:长江证券) 年通信行业行情回顾 截至年12月8日,长江电信业务指数跌幅为8.67%,大幅跑赢大盘,在33个长江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11位。年受各地疫情反复、全球地缘冲突等多因素影响,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趋势。通信板块虽整体也呈跌势,但受益于运营商回A、部分公司涉及新能源业务等因素,整体表现较为良好,跑赢大盘超11pct。 年初至今,市场整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年初至4月底的全面下跌中,通信板块与大盘走势较为同步,而之后开启的反弹及回落阶段,通信板块较大盘“涨长跌短”,较早进入年末的新一轮反弹阶段。“涨长”或主要来源于通信板块部分公司涉及新能源、智能汽车、军工等高确定性赛道,市场行情得以延续;“跌短”或主要来源于市场风格向成长型切换,叠加部分公司业绩超预期,通信板块得以提前反弹。 从细分子板块来看,年初至今新能源相关、运营商、光纤光缆、军工通信子板块均显著跑赢整体行业,涨幅分别为27.94%、20.51%、-0.61%、-1.28%。新能源相关板块景气高确定性,相关政策发布催化,带动板块上涨,光纤光缆板块的上涨也来源于海缆相关标的的拉动;运营商整体表现同样强势,一方面受益于多官方机构频繁发声重振央企估值,一方面也受益于国资上云背景下运营商云业务的显著获益,估值加速重塑;军工通信板块的跑赢主要来源于业绩表现亮眼的优质个股超额收益明显。 分阶段看,在市场全面下跌后的反弹阶段(4.26-7.5),反弹板块集中在需求放量高确定性的板块,如新能源、智能汽车、物联网;新一轮的反弹期(10.31-至今)具备一定的超跌反弹特征,并以数字经济为主线,涨幅靠前的标的均为数字经济产业链,且大多为前一轮下跌期(7.5-10.31)跌幅靠前的标的。 数字经济:大势所趋,浪潮将至 运营商:产业互联网强发力,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传统业务稳步向好,新兴业务增势强劲。据工信部数据,1-10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7%,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9%,平稳增长;新兴业务(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收入同比增长33.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9.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2pct,新动能增长依旧强劲。 DOU增速有所回升,用户规模稳中有升。1-7月受疫情反复影响,消费者出行活动受限,流量使用减少,DOU增速持续下行;8月开始,伴随疫情好转,出行逐步恢复,DOU增速有所回升,10月DOU值创单月新高。用户数方面,截至年10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9.73亿户/3.90亿户,累计净增万户/万户,宽带用户达到2.68亿户/1.80亿户。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用户数达5.72亿户/2.57亿户/2.05亿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5G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58.7%/65.8%。 CAPEX结构持续优化,向产业数字化倾斜。中国移动指引年资本开支亿元,其中算力网络方面投入亿元,占比近26%,上半年已完成投入亿元。中国移动加速推进数智化新基建,助力移动云向第一阵营加速前进。中国电信指引年资本开支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投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0%,是年占比唯一大幅提升的投入方向,持续夯实中国电信在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先发优势。 国资云体系逐步成熟,运营商或成主力军。据阿里巴巴财报披露,其云业务22Q1-Q3单季度营收增速为12%、10%、4%,增速显著放缓,但从客户结构来看,22Q3非互联网客户占比提升至58%,收入增速达28%,是当前云业务的增长拉动项。反观运营商,移动云/电信云/联通云22H1营收增速达到%/%/%,年1-10月三大运营商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速达.8%,延续了超高速增长。目前,政企市场已成为云计算市场的重要战场,各大云厂商均持续部署政企业务,运营商凭借云网融合、国资背景、渠道积淀、安全保密等优势,或将成为我国未来云计算市场的显著获益者。 多事件催化估值提升,运营商估值加速重塑。近年来,运营商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队、排头兵。此外,年多官方机构的频繁发声进一步加速板块估值重塑。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当前上市国企估值普遍偏低,要完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在中国联通三季报业绩会上,董事长刘烈宏公开表态,过去的运营商估值模型已无法反映数字经济时代运营商的真实投资价值,他指出运营商云业务可对标4-8xPS估值;上交所制定新一轮央企综合服务相关安排,提出要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运营商作为质地优质的国企或将显著受益。 ICT设备:数字经济浪潮将至,信息化转型加速 近年来数字经济政策不断细化,重要性提升: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年开始至今,“数字经济”已经连续六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以单独成段方式提出。年1月,国务院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八项内容中的一项提到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体现。全球各国算力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算力规模越大。据信通院测算,在算力产业中每投入1元,平均将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年全球算力规模达到EFLOPS,同比增长39%。预估未来五年将以超过50%速度增长,到年达到EFLOPS。伴随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启,据IDC预测,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将超过亿台,产生数据量接近80ZB。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EFLOPS,同比增长55%,其中基于GPU、FPGA、ASIC等芯片的智能算力占比已超40%,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驱动力。互联网占整体算力近50%的份额,来自阿里、腾讯、百度、字节等巨头;电信、金融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起步较早,是我国算力应用较大的传统行业。 年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量化的发展目标:到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55%以上,总算力超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EFLOPS(换算-年CAGR接近30%),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 运营商对算力网络的投入重视度持续提升:从3家运营商披露的资本开支规划来看,东数西算均作为重点投入方向:中国移动规划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亿元,投产对外可用IDC机架达约45万架,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66万台;中国电信年至年(预计)产业数字化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或由15.6%上升至30%,其中年计划IDC投入65亿元(增加4.5万机架),算力投入亿元(增加16万云服务器),年算力规模达3.8EFLOPS,同比增长超80%。中国联通也将围绕国家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节点,优化扩大5+4+31+x的资源布局。 IDC: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 数据中心行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在5G带来流量增长及云计算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流量、算力提升的必备基础设施,伴随着高流量及高算力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以及各类产业政策的双重作用下,行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政策红利,带动数据中心产业链的发展。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内数据中心行业稳步增长。从市场规模来看,据工信部信息发展司在《数据中心白皮书()》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稳步增长,按照标准机架2.5kw统计,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万架,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其中,大型规模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增长迅速。从收入来看,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收入达到亿元左右,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30.7%。 从供需端看,一线核心城市需求缺口较大。首先从需求端来看,目前互联网云服务商为需求主力,其中,新兴互联网企业如字节、快手、美团等业务发展迅猛,近年来对于IDC的需求处于稳定、高速增长状态,金融机构的IDC需求持续释放;受到数字化建设浪潮影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云服务及IDC需求稳定;从供给端来看,自19年新基建以来,全国各地出现大量新建数据中心项目,短期内供需关系存在错配。随着“东数西算”政策的提出,核心一线城市指标将进一步收紧,供给将进一步压缩,供需环境得到改善,一线城市的IDC资源将愈发具有稀缺性。 过往低价竞争有望终结,新签价格回升可期。以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的租用价格为例,万国数据机柜月均租用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主要系:1)下游客户结构变化,批发型客户占比提升;2)新基建带来供应量的暴增,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并尽快将已经建成的机柜消化出去,采取了低价策略。世纪互联大部分机柜数量位于北上广深核心城市区域,掌握不少城市的核心地段机柜,具备先发优势,持续享受核心区位IDC资源价值提升;其次世纪互联下游客户以零售客户为主,客户集中度低,因此对下游客户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我们预计未来在供给侧不足的情况下,机柜价格将会呈上升态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8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那些年,房企的超级管培生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