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年前,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条热门帖子,发帖网友是一所中学的老师,他发现,近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寒门再难出贵子”,一时之间成了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正方和反方都举出各种论据,来论证“寒门”和“贵子”之间还能不能建立起联系,论证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还能为各种背景的学子提供最公平的出路。

这些年,又有一种新的讨论,把寒门出身的孩子称为“小镇做题家”,似乎他们个个都是高分低能,只会做题应试,而在那些需要家庭着意去培养的能力方面,比如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乃至体育、艺术爱好等等,都比大城市孩子弱,他们或许能在中高考考场上拔得头筹,但终将在社会的战场上碰壁。

十年间,一个出发点,两种讨论,其中可供玩味的深意有很多。

然而不管社会风向如何变化,高考仍在每年举行,无数城市、乡村的孩子还是要奔赴命运考场。我们的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也继续发放。梳理全国各地的学子案例,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无论是经济困难、亲人离散还是自身身体有残障,“寒门”仍有“贵子”。他们凭着蒲草般坚韧的意志,突破许多看得见看不见的藩篱,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通过这次的追梦奖学金活动,他们中好多人,人生第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甚至成为热搜、热榜的主角。

例如湖北襄阳枣阳市的张汇炎,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只有年迈奶奶靠种艾叶获得一点微薄的收入,加上农村低保和社会救助来维持两个人的生计。他在今年高考中斩获的高分,冲进枣阳市前三,大学想报计算机专业。

张汇炎和奶奶

可能最让网友感觉不可思议的,还不是他苦难的身世,而是他作为一个00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居然没有手机,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