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十月怀胎,孕育新生,然而新生儿“欣欣”(化名)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34周就出生了,体重仅克,似巴掌样大小。

所幸,经历73天救助,她最终存活了下来。6月13日,医院发布,该院成功救治一名仅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

欣欣的母亲孕期B超发现该宝宝脐带边缘性插入,反复脐动脉舒张期血流频谱消失,脐动脉阻力增高,导致胎儿宫内发育严重落后,遂入住医院产科保胎治疗。

保胎期该症状改善不明显,医生和家属都很着急,担心长此下去宝宝宫内难以存活。

经多科会诊讨论,综合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完成胎儿促肺成熟等措施后,3月12日,在该院新生儿科医生全程陪产下予以剖宫产娩出。

分娩出的双胞胎姐妹胎龄34+3周,姐姐妍妍(化名)体重有2.3公斤,而妹妹欣欣却只有克,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跟同龄儿相比,生长发育严重落后。家属们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没有一点底,非常担心宝宝存活不了,而且更担心即便存活下来也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再加上其家庭条件较差,难以承受巨额医疗费,当即表示要放弃该宝宝的治疗直接抱回家慢慢带养。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王珏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立即跟家属耐心交流沟通,分析病情。

她将宝宝存活率、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防治措施、宝宝预后以及科室救治能力水平详细告知,并指导家属如何通过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众筹等各种途径筹款减轻经济压力。

还强调宝宝毕竟是他们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不能轻言放弃,不管家里有什么困难,做父母的都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到他们的责任,都应努力救治。

新生儿科主任王珏还表示,全科医护人员会与家属一起帮助这个宝宝渡过难关。最后宝宝父亲改变主意,表示不会放弃,一定努力积极配合救治。在做通家属思想工作后,医院新生儿科专门为宝宝成立了抢救小组,入院后即予脐静脉置管。

5天后改PICC置管建立生命通道,积极预防感染、止血、静脉营养、保护各脏器功能等处理。

前大半个月患儿病情稳定,生长情况尚可。

可到了4月初,患儿病情出现波澜,超低出身体重儿的一些常见并发症逐步表现出来了。

宝宝发生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表现腹胀和反复呼吸暂停,暂时不能吃奶了。

该病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导致胃肠穿孔,危及生命。

这主要跟宝宝本身的体重低,能力不足,胃肠功能发育落后等相关。

科室立即就宝宝病情进行病例讨论,重新制定治疗方案,予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积极抗感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增高静脉营养等治疗。

宝宝病情日趋稳定,脱离危险,体重稳步增长。

待病情完全稳定后,医护人员邀请患儿母亲进病房进行“袋鼠式”护理,母乳喂养,辅以母乳强化剂及静脉营养等营养支持。

患儿体重渐渐增至1.93公斤,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正常,最终顺利出院。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静心护理,欣欣这个超低出生体重儿终于摆脱了危险,走上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轨道。

她在医院共住院73天,通过医疗保险报付、众筹以及科室适当的减免,最后家属自己实际花费约3万余元。

据了解,体重低于1.0公斤的新生儿,医学上定义为超低出生体重儿,这类新生儿由于各脏器发育极不成熟,并发症和死亡率高。

即使救治成功了,脑瘫等后遗症发生率也挺高,而且救治成本极大,每救治一例需要花费10万元以上,很多家属综合考量会决定放弃治疗。

欣欣宝贝的成功救治除了家属的坚持和信任,超一流医护团队积极努力的救治也是功不可没。

(编辑Anne。图片来源医院)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医院李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学习更多早产儿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