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沛复脉非桂枝不可炙甘草汤医案四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复脉非桂枝不可 ——炙甘草汤医案四则 姜佐景曰:“余用本方,不虑百数十次,未有不效者。”曹颖甫又说:“此仲景先师之法,不可更变者也。”经方之验,经得起重复者,可见一斑矣。兹录此方验案数则,敝帚自珍而已。案一年夏,参加南昆山义诊,是晚义诊毕,正在宿舍休息,一先生到访,他是香港退休工程师,姓朱。因爱南昆山山清水秀,夫妇移居于此。近半年来,每天下半夜起至中午自觉心悸动不宁,不敢活动。过午则一切如常,登山也不成问题。然半年来因过往规律生活被打破,甚觉苦恼。诊其脉间有结代,医院作详细检查。其以山区交通不便为由,欲先服汤药后再检查。即处炙甘草汤原方7剂,桂枝用45克。1周后来电云:服药后心动悸已未见发作。仅早上七八点钟仍会心律不齐,程度也轻了。又说,汤药已获效,料非器质性疾病,不欲下山检查。无奈,只好嘱其继续按方服10余剂,以巩固疗效。沛按:关于炙甘草汤主药,有人认为以甘草为方名,固应以炙甘草为主药。而清·莫枚士《经方例释》认为以“地黄为君”,曰“此方甘草四两,止得地黄四分之一,不应反得主名也。或仲景另有炙甘草汤而逸”。而我却以为本方复脉非桂枝不可,故应以桂枝为主也。从后文中容老太案,更可证实。案二湛某,女,32岁,广东增城新塘经营服装。年3月间曾经“感冒发热”。此后心悸不安,时有短暂胸翳痛,上楼梯气喘,烦躁,夜间睡眠不宁,脱发。4月14医院心电图报告提示:心率快并不齐。4月17医院心电图报告:频发室性早搏。4月18日动态心电图报告:频发室性早搏,部分成对出现及呈二联律、三联律个别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医院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报告:频发室性早搏,三联律。5月15日来诊,见患者面色不华,脉沉细而结代,时快时慢。自诉胸口很闷,全身乏力,口干,大便硬结不通。烦躁夜不寐,头顶部一块约3cm×3cm头发脱落,另有散在如扁豆大小片状脱发。即以炙甘草汤。医院英东心脏中心详细检查。5月16医院动态心电图报告:频发室性早搏,偶呈室早二联律。西药用门冬氨酸钾镁片、盐酸莫雷西嗪片。5月23日来诊,诸症如前,心动悸,上楼梯气喘,并诉服西药后,增添了舌头麻痹刺痛,胸口时有阵痛,每次约1分钟。曾询问西医,谓是正常反应。患者欲停西药,余极力劝慰,嘱其继服西药。中医仍予炙甘草汤,处方如下:生地黄克麦冬30克党参30克桂枝45克肉桂10克火麻仁30克大枣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阿胶15克(烊化,兑)7剂以水8碗,煎至3碗,加半斤花雕酒,再煎至大半碗。复渣放3碗水,再煎至大半碗。日服2次。5月28日,来诊自诉已自停了西药,间有短暂胸闷胸痛,余无不适,大便已通,1日1行。诊之脉沉细未见结代。仍以上方生地黄加至克,大枣20克,肉桂15克。煎服法如前。另高丽参15克,隔日炖,另兑药中。6月5日来诊,自诉前天下午曾发呼吸急促,头晕约20分钟,后如常,时有深呼吸。守上方。7月2日,炙甘草汤已服近2个月,高丽参已停服20余天,无服西药。仍间有胸闷,晨早起床胸口有阵痛。脱发部位已长出幼细发,自诉好像体型胖了点。遂改用桂枝甘草汤。处方:桂枝90克甘草20克3剂以水6碗,煎成3碗,每两三个小时服半碗,分6次服完。7月5日,医院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心电图。诸症悉除。续以桂枝甘草汤调治,处方如下:桂枝45克甘草15克 7剂用水4碗煎成大半碗,复渣以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日服2次。7月13日来诊,胸口阵痛已无发作多天。仍以桂枝甘草汤以防再发。年3月,其母小恙,携之来诊。询知其病已失几年,多次心电图均正常。沛按:此例“脉结代,心动悸”以炙甘草汤已然有效。但服后怕肥胖,且突出胸口阵痛,故改用桂枝甘草汤以善后。仲景桂枝甘草汤原是桂枝四两(约今55~60克)顿服。此例原脉结代今仅胸口阵痛,但发无定时,故改日服六次,每次实仅15克。案三梁某,女,62岁,余在政协时的同事。年退休体检发现右上肺肿瘤,即在医院手术切除肿瘤并右肺叶三分之一,病理活检为良性肿瘤。出院后动则气喘,自汗涔涔,心悸胸闷,医院。1周后情况依然。政协办公室电知我,即往视之,此时术后已经月余,伤口愈合良好,唯短气不足以息,动则尤甚,心悸胸闷,自汗口渴,便干,舌干无苔,脉细数。即拟炙甘草汤,处方如下:生地黄60克 麦冬30克 桂枝10克 高丽参10克(另炖,兑)大枣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10克 阿胶15克(烊化,兑)麻仁30克 3剂以水7碗,煎至3碗,放花雕酒半斤,再煎至大半碗,温服,复渣以水3碗,煎至大半碗,每日服2次。3天后气喘减,已能下床行走。再服4剂诸症悉除,出院。继续服用原方10余剂。身体复元如初。沛按:此证实肺叶切除术后,元气大伤,未能代偿,《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此例虽非“脉结代,心动悸”。显见此方是调补气血阴阳的良方。所以唐容川认为:“此方为补血之大剂……真补血之第一方,未可轻议加减也。”案四陈某,女,55岁,干部。年2月初曾“感冒发热”,2月底又患“胃肠型感冒”腹泻,三天后出现胸闷,心悸,乏力,脉结代。西医诊断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频发性室性早搏。服西药无效。5月中旬求治于余。以炙甘草汤多剂,脉结代,心动悸未见改善,乏力气短增加,且有眩晕欲倒。告之于余,我初以为她畏生地黄、麦冬之寒,心理使然,继续以原方又数剂,又未效。后再询其眩晕时伴汗出,且下肢觉冷冻,舌色如常,口不渴。颇似《伤寒论》第82条:“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之真武汤证。即改用真武汤加减,处方如下:云苓30克 白术30克 熟附子24克 生姜15克肉桂10克 桂枝20克症状很快控制。6月初,患者有事要往加拿大20余天。无奈只好配原方的单味冲剂,到加拿大后间断服用。症状续有好转,6月29日回穗,见其精神爽朗,自诉心悸仅偶有发作,并不严重。继续按方调治。沛按:“心动悸”而又出现“脉结代”炙甘草汤是无可替代之方。大多数情况是如此。但此例“脉结代,心动悸”以炙甘草汤不效,改真武汤取效。可见“脉结代,心动悸”,虽是阴阳气血俱不足,但仍有偏胜之别。方中七分阴药三分阳药,足见以阴虚为主。而此例气短乏力,眩晕汗出,下肢觉冷,舌淡不渴则是偏于阳气不足。故而炙甘草汤投之不应。曹颖甫有一医案,“下利不止,日二三十行,脉来至止无定数,用附子理中合炙甘草汤去麻仁”。可见“方证对应”“辨证论治”是使用经方的灵魂。相关阅读:炙甘草汤证医案三则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 作者/黄仕沛,何莉娜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喜欢黄仕沛前辈的书,欢迎购买正版图书多多支持 I投稿邮箱085803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5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疾病预防便秘的5大危害北京二龙路医
- 下一篇文章: 清水河县战ldquo疫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