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专访丨刘江勤教授专访新生儿早期贫血
我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一直充满活力,由于医疗和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生儿生存质量逐年提高。在年6月13日-16日召开的上海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上,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刘江勤教授,刘教授就新生儿早期贫血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护经验、早产儿家长所担心的新生儿后遗症及是否能正常生长发育问题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 01 妇产科在线:刘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中国妇产科在线的专访。新生儿早期贫血多数会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因而容易被忽视。而急性失血可致循环衰竭,重度溶血可致胆红素脑病,两种情况均可危及患儿生命或遗留后遗症。那么,新生儿早期贫血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哪些?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刘江勤教授:首先非常感谢妇产科在线为我提供一个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的机会。新生儿贫血有许多原因,有些甚至受到围产期母体的影响,我们常常把这些原因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失血性;2)溶血性;3)一些相关特殊疾病造成,如感染;4)医源性失血;5)先天因素。其中大部分类型可以找到相关致病因素,进行早期预防,但有些无法预防,如母体出血导致的新生儿贫血,常常需要产科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分娩时需要强大的产科、儿科救治团队共同合作。再比如双胎输血综合征,大部分见于单绒双羊的双胎,这类双胎在孕早期可以进行诊断,通过产科有效管理降低发生严重损伤的风险,一旦胎儿贫血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必要时可以进行宫内治疗及提前结束妊娠。另外,大部分胎儿水肿及宫内严重贫血都是因为母体是RH阴性血型,但现在临床上基本没有此类情况的出现了,因为产科对RH阴性血的孕妇有严格的管理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了后期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而对于出生后的严重溶血,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和丙酮酸激酶缺陷症,都属于红细胞酶缺陷,可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由于这种缺陷具有地域性分布特点,因此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早预防。由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贫血,可以预防感染。早产儿的贫血常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既有感染问题,也有失血问题,再有就是医源性贫血,由采血、治疗引起,这类贫血需要综合性措施来降低贫血的可能性,才能预防新生儿早期贫血,同时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 02 妇产科在线:超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上的存活率较低,并发症及远期不良结局较多,在临床救护中有较大的困难。您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方面有较多、较好的临床救治成果,您所在科室对超早产儿的救治水平也和发达国家相接轨,因此,您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更多医护人员学习。可否介绍一下您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上的救护经验? 刘江勤教授:极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g,超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g,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新生儿科主要救治人群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目前,我国新生儿专科的主要救治人群为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尚未成为我国新生儿专科主要救治人群。从全国大范围来讲,更多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3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早产界早产儿贫血的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