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m.39.net/news/a_6010333.html
文稿新生儿科:于桂英

朗读

血液内科:王奇

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折翼的天使”,他们的希望之托就是儿童康复室,通过物理治疗康复的方式,防治功能障碍的发生,减轻障碍的程度,使患儿能重返社会。

有幸,我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这里治疗的孩子们,一般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经年累月默默守护着他们,换来了孩子们的康复,家长们的信任。

因孩子妈妈年龄与我相仿,姑且称她为尹姐,下午我见到了她,带着孩子来继续做康复。她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发现与同龄宝宝不一样,医院检查,结果,这么一看,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使综合征,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非进展性脑病。发病率1/~1/。而不幸的是尹姐的孩子是其中一位,天使般的面孔,一颦一笑都让人沉醉,但是明显能够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迷茫,看到一丝呆滞,看到孩子的笑脸,心里甜甜的,暖暖的,但同时也为孩子感到心疼。

在孩子去做语言和认知障碍训练的期间,我看她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郁郁寡欢,我带着疑惑走上前,小心翼翼的问她“你看上去有心事,需要我帮助吗?”

她有些疲惫,语气中略带着无奈说:“我已经放弃了自己所有的时间,给孩子做了一年多康复治疗,感觉进步不大,想放弃,不想康复了。”

我回答她:“康复本身就是一个慢过程,要循序渐进,就像筑起“一栋高楼”,要把地基打稳,高楼才能更坚固,是不是?”

看到尹姐的双眸蓄满泪水,布满血丝的双瞳,我赶忙把纸巾递到尹姐手边,看着尹姐似乎擦不干的眼泪,对她说到:“您看您自己也说了,进步不大,也是在进步,不是吗?这就是一个好现象,您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啊,通过坚持康复训练,是可以改善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看到希望。”

尹姐擦干了眼泪,沉默了下来,也不说话,我继续问道:“什么原因让您想要放弃康复?”尹姐颤声说到:“我现在每天带着孩子,不能工作,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年龄也不大,我也顾不上照顾,只有孩子爸在外地打工挣钱,生活上和经济上负担太重。”

确实,尹姐从发现孩子六个月生病的时候,心理就一直无法接受,几乎每天都在流泪,特别伤心和难过,我一直都在给她讲解、开导,给予心灵上的援助,之后虽然不哭了,但是我能感觉的到,她的心里一直有块大石头在压着,从孩子六个月康复到现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看着刚打开心扉的尹姐,我赶忙回答说:“我刚刚了解到有两个救助基金会,一个是疼痛挑战基金会罕见病医疗援助,申请时间大概三月份到十二月份,每年都能有一万元救助金,另一个是负责咱阜阳这边生理缺陷申请的救助金,不过这生理缺陷的一生只能报销两次,一次一万二,我一会帮您联系一下。”她很激动地说道:“您之前帮我申请残联的事,我都还没有感谢您呢,这次您又帮了我一个大忙,真的太感谢您了。”说完后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我回道:“不用客气,我帮您一起把需要的资料准备好,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后续治疗。”

看着尹姐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我心里的大石头也慢慢落了下来,我半开玩笑地问:“尹姐,您还想要放弃吗?”尹大姐笑了笑说:“不想了,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减轻了不少负担,我要求不高,只要她以后能够自理,我也就满足了。”我说:“一定会的,您要多想一想好的一面,我们才有足够的动力,也可以让小朋友感受到你的信心,这样她也会信心满满的。”

尹姐说:“嗯嗯,是的,我确实太消极了,现在我更有信心了,回头想想,也不觉得那么累了,虽然我不止这一个孩子,但是她只有我一个妈妈。我必须要坚持,我也坚信她能好起来,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

我回答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投以真诚的笑脸……

在之后的半年里,尹姐一直在坚持给孩子康复,我也时常和她一起谈心,现在孩子会叫妈妈了,能听得懂简单的指令,能独站一会,扶着东西能走,还能扶着扶手上楼梯……看着尹姐激动的笑脸,我的鼻子猛地一酸,医疗有温度,医院有温暖,以心换心,爱心服务,正是通过一件件平凡且微不足道的小事,给了她们绝处逢生的希望,叙事护理,叙的不仅是事,更是情。加油!微笑的小天使!

叙事护理,我一直在路上……

在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耐心地与他人沟通,我会尽我所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捕捉正能量的故事,展现给患者,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bg/1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