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眼底筛查脑功能监测
特色技术—眼底筛查、脑功能监测 本期将带领爸爸妈妈们了解一下科室的特色技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用氧有密切关系。早产儿眼底筛查是早期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主张对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克的早产儿,在生后4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 筛查前护理 一、核对 筛查前仔细核对宝宝姓名、住院号、床号、性别,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了解宝宝出生体重、胎龄及出生后有无窒息、有无吸氧史,有吸氧史的注意其用氧时间及浓度。 二、物品准备 纱布、棉签、生理盐水、酒精、治疗碗、开睑器、顶压器、托吡卡胺滴眼液、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眼底镜、妥布霉素滴眼液。同时还需要备好氧气袋、心电监护和抢救物品。 三、合理安排喂奶时间 为防止检查过程中宝宝哭闹发生溢奶或呕吐,导致呼吸不畅甚至窒息,检查前1小时给予少量进食,检查前停止喂奶和水。 四、散瞳 检查前用0.5%的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每隔10~15分钟滴眼1次,至少3次后每隔30分钟滴眼一次,检查前确保瞳孔散大至6mm以上。用药前用棉签将眼睛分泌物擦拭干净,以免冲淡药液影响效果。滴药前后严格手卫生,以防止交叉感染。 五、环境准备 眼底筛查应在一间能够完全避光的房间,注意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温以22~24℃,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筛查中护理 一、注意保暖,抱出宝宝时应用包被包好,避免受凉。 二、行眼底检查时保持宝宝平卧,头稍后仰,由本院有经验的眼科医师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护士会密切观察宝宝的面色、呼吸、口唇颜色、以及哭声的变化等。 三、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筛查后护理 严密观察宝宝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眼部护理,遵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1~2天,每天4次,可预防眼部感染。同时观察眼结膜是否红肿、损伤、流泪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脑功能检测 脑电图可用于评价脑发育成熟度,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也是诊断新生儿惊厥的重要手段,在反应脑功能方面比某些临床指标更敏感,并具有无创和可动态随访复查的优点。 振幅整合脑电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新生儿的临床脑电监护技术,在国外已经成为NICU日常监护的一部分。与常规脑电图相比,振幅整合脑电图操作方便、图形直观、容易分析。同时振幅整合脑电图便于长时间记录脑电功能,尤其适用于NICU中高危新生儿的床旁脑功能监测,又称为脑功能监护仪。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wy/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10分钟掌握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和治疗
- 下一篇文章: 警惕一岁前的宝宝没到月龄,这些食物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