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博鳌论坛成为国家级盛会,如火如荼。在这次大会上,人工智能(AI)成为了关键词。在人工智能的大辩论中,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未来5-10年,每个人会有个AI小助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表示:“人工智能时代不会淘汰人,只会淘汰不想做事的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则认为:“制造业肯定会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受益。而小郝子认为,当下真正接地气的,恐怕还是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所说的“AI+金融”。就像他执掌的百度金融,成立2年多,通过开放百度的AI能力,帮助金融企业转型,使其获得数字化生存的手段。由此,两者共生、共营,一起掌控现实场景,解决社会痛点,从而,在理财、消费金融、保险等领域拓展出新的疆域。这就像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所说:因为金融是唯一纯数字,又与金钱相关的领域,AI+金融,兼具人工智能的爆发力和金融行业的活跃力,所以,它一定在中国第一个爆发且影响最大。的确,对人工智能而言,上半场,淘汰赛的关键是资本,下半场,晋级赛的关键是开放、融合、创新,以及由此塑造的服务厚度与深度。所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才把百度金融当作自己的“心头肉”,放言:“愿金融成为百度的核心业务”。因为,它的发展,将帮助百度从搜索的流量经营,转入“AI+”的用户、数据经营,使其获得更强的社会参与感,激化出更大的生态价值。毕竟,此时,百度的无人车上路仍需时间,其他AI应用变现还遥遥无期时,百度金融作为百度的AI担当,将成为驱动整个集团成长的核心,让百度“以梦为马,飞黄腾达”。要知道,这一切,不仅关乎百度的命运,也关乎人们旅游、装修、深造、租房等需求,能否被“AI+金融”满足,若还不懂,必然血亏。别忘了,只活在旧思维里,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开放,不是通吃,而是共赢就像这次博鳌论坛的定调:改革开放40年,解放了思想,激发了经济增长和无数创新。未来,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只有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谁排斥变革、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被历史淘汰。时代大潮下,国家坚持对外开放,企业也需要有一种开放的精神。即便是互联网巨头,也不例外。过去20年间,它们颠覆传统,追求“大者恒大,赢家通吃”。而到了互联网的下半场,“通吃”越来越难,金融这样的行业,壁垒难以逾越,“开放、给力、赋能”就是最现实的变通法则,“合作不颠覆、创新不替代”就成了最有效的发展路径。就拿金融业来说,仅银行,其存量资产就达到.3万亿元,还附带强监管属性、高进入门槛,没有任何互联网公司能真正颠覆它们,坐大通吃。但金融老咖们也有自己的难题——陈旧的思维模式、老派的运营套路、传统的组织构架,限制了它们创新的“脑洞”,它们太需要在新技术时代找到“数字化生存”的依靠。而这正是巨头们开放的机会,所以,百度金融才将自己定位成行业玩家的小伙伴,不挖墙脚,而是输出自己的技术积淀和商业服务体系。因为它掌握了现进的AI技术,汇聚了大量智力资本,也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分析工具,不乏洞察力。当百度金融将这些“打野拿龙”的大招开放,无论是它,还是金融玩家,其整合的范畴、生态的概念、竞争的维度都将大大提升,大家就能一起活出自己的理想主义。举个栗子,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共建农行金融大脑,帮助农行构建人工智能的“底层”,实现从获客、风险控制、客户服务到整个业务流程的“人工智能化”。拿风险控制来说,人工智能系统借百度与合作机构的各种数据,综合分析、描绘用户画像,让银行不再依赖信息片面的征信报告,转而走向人口属性、媒体接触、兴趣爱好、生活形态等多方面的精准评估,由此明确一个人的信用状况,令多头借款套现、假借他人信息等的坏人无从遁形,直接出局。这样一来,百度用“AI+”重新定义自己与金融的关系,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而银行也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一句话,两者不再固守老套路,共享联盟的力量,共营又共赢,进而,达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先做对,再做好。”人民需要怎样的金融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国内N万亿的金融市场,足够大,也足够丰富,足以容纳不同的路径,允许不同的新模式——腾讯可以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wy/2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