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期兴医新闻周刊
九十九期·本周导览1一周要闻:张彤院长医院论坛上做开幕演讲并授课2教学工作:(1)南京医科大学首期临床师资培训班成功举办(2)年医院教学工作会议召开(3)科教科组织实习生岗前培训3学科建设: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远程MDT线上启动会举行4技术开展:(1)首例射频消融术后冷冻球囊消融术开展(2)气管内给药成功救治33周的双胞胎宝宝5应急演练:(1)急诊科开展两起应急预案演练(2)二十四病区开展两例应急预案演练6荣誉表彰:(1)医院感染年会上获奖(2)八名同志入选兴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增选对象7征文摘选:学习革命传统,弘扬斗争精神8天使文苑:我的智能好朋友——“东幺”主要内容1.一周要闻张彤院长医院论坛上做开幕演讲并授课 7月31日晚,由《医院院长》杂志、医院院长网主办医院论坛首次“云端”盛大开幕,医疗行业万人同屏互动,场景叠加,智能交互。医院论坛最令人期待的是开幕式上的大咖脱口秀环节,本次脱口秀前两位嘉宾分医院副院长、医院副院长袁玉峰,医院党委书记赵越,张彤院长作为第三位大咖脱口秀嘉宾,以“漫长”、“悟”、“再出发”等切身感受的关键词作为演说点,回顾了上半年的抗疫点滴。脱口秀的最后,张彤院长将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思考分享给卫健系统所有同道:“工作要沉底、作风要细致、能力要提升、思维要有大格局。”8月2日,张彤院长在“学科升级:疫后新思维与新契机”这一环节,分享了《新时期下SPD管理的意义》,向大家介绍了我院开展SPD管理的背景、做法及体会等,赢得了业内同行的好评。 (宣传统战部潘锐供稿)2.教学工作南京医科大学首期临床师资培训班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临床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7月30日下午,由南京医科大学主办,我院承办的南京医科大学首期临床师资培训班在我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我院各专业带教老师共计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开幕式由朱强副院长主持,我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彤,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刘继永处长等分别致辞。南医大教务处刘继永处长、南医大教学督导戴令娟教授、张馥敏教授分别围绕《基于HOPE理念和I-CARE模式之本科医学教育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与规范》《教学查房规范》等主题内容进行了临床教学经验分享。培训班上,授课专家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科教科王加胜供稿)年医院教学工作会议召开7月29日下午,医院教学工作会议在七号楼阶梯教室召开,各教研室、各住培基地主任、教学秘书、带教老师、科教科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上,朱强副院长对全院整体教学工作做了分析,指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科教科主任翁彤医院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师资建设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技能中心的运行情况;科教科副科医院带教方面的考核、南京医科大学教学要求和学校平台操作流程;王加胜介绍了国家规范化培训的政策要求、我院规范化培训带教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管理平台使用的注意事项。最后,医院今后教学工作、科教十四五规划和教师节优秀带教科室及师资评选等方面进行了整体安排和部署,并希望以本次教学会议为契机,不断提升我院的教学质量。 (科教科王加胜供稿)科教科组织实习生岗前培训7月27日—8月1日,科教科组织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等临床、检验、影像专业等多名实习生开展了岗前培训。副院长朱强、纪委副书记朱丽丹、医务部副主任邹春锦、院感科主任樊春凤、输血科主任周亮、科教科副主任宦心、妇产科护士长赵启芹、药剂科李梅等,主要围绕医德医风建设、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新冠肺炎防控要点、实习组织与管理相关要求、病历书写规范、临床输血管理、抗菌药品合理使用、母婴保健等内容开展培训。党委书记、院长张彤以兴化文化为起点,结合“褚橙”、“锤子”手机等经典案例,从沟通、仁爱、实践、学习等全方位引导学生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科教科王加胜供稿)3.学科建设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远程MDT线上启动会举行为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下沉,7月30日下午,医院组织的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远程MDT线上启动会举行,我院成为该中心的一员。该中心具有多学科参与和远程会诊功能,医院肺癌专家搭建了患者诊治、学科发展、经验及资源共享的平台,将开启肺癌诊疗的新模式。邓新桃表示,我们将借助这一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医院在肺癌精准诊疗上的优势,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制定科学化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精准化的诊断治疗,为兴化及周边患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诊疗服务。(医务部于彩勇供稿)4.技术开展首例射频消融术后 冷冻球囊消融术开展 7月25日上午,邓新桃副院长带领心内科医疗团队为一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该患者今年36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余,再发5天”入院,因患者有“心房扑动”,因此需要采取热射频消融,以解剖学影像指导下的后位峡部线性消融,在三尖瓣环处,应用的是射频电流点对点模式,通过加热使组织细胞坏死。而后,运用冷冻球囊消融术为患者治疗心房颤动,手术冷冻球囊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前庭处,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这是我院首例为患者开展热射频消融心房扑动后进行冷冻球囊消融心房颤动,手术开展成功,目前该患者已正常参加工作,无心悸症状。 (八病区郭玉蓉供稿)气管内给药成功救治33周的双胞胎宝宝7月27日凌晨,一对只有33周的早产双胞胎在我院出生。这对双胞胎属高危儿,病情极不稳定,在生后数小时后即出现呼吸急促,哭声稍弱,口唇发绀,立即送新生儿救治中心抢救。科主任刁志英、护士长何芹香带领其他医护人员,在麻醉科包全堂主任支持下,通过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的治疗,预防肺透明膜病,患儿在心电监护下插管成功,给药过程顺利,近两日,患儿病情趋于稳定,呼吸平稳,继续给予全方位的生命支持及护理。早产儿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易出现肺透明膜病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严重时可致死亡。此次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儿科医护人员对孕周更小的早产儿的生命支持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为更多患儿带来福音。(儿科顾郅杰供稿)5.应急演练急诊科开展两起应急预案演练 为提高突发事情的应急处理能力,7月27日下午,急诊科举行了突发暴力应急预案演练和疑似或确诊感染性疾病患者急救应急预案演练。第一起,由姚晓露等演示了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应急预案,面对“凶狠”的暴徒,急诊护士斗智斗勇,合理的化解了矛盾与冲突。第二起演练的是,调度员接到了隔离点电话,一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需到我院感染科进行治疗,出诊护士孙嘉按新制定的疑似感染性疾病院前急救处理流程以及负压车清洁消毒流程,向大家进行了演示。演练结束后,大家提出疑问,相关人员进行了答疑,着重强调了整个流程。最后急诊科护士长陆菊如作总结,提出了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急诊科成琳供稿)二十四病区开展两例应急预案演练8月1日下午,二十四病区开展了药物过敏反应及血标本采集错误两例应急预案演练,邀请了二十二病区、二十三病区医务人员参加观摩。第一场演练的是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医务人员及时识别,积极采取抗过敏、扩容休克等措施,使过敏反应得到及时控制;第二场演练的是采集血标本时试管选择错误,护士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了不良影响的发生。演练根据脚本情景呈现,医务人员紧密配合,充分展示预案流程。每场演练结束,倪乐凤护士长均结合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预案流程重点环节进行了提问,大家对演练过程进行了点评,指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每季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二十四病区倪乐凤供稿)6.荣誉表彰医院感染年会上获奖7月30日,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大会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篇,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35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我院院感科毕树英等撰写的论文《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被评为二等奖。 (院感科茆广绪供稿)八名同志入选兴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增选对象结合《关于做好兴化市第五期“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增选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经申报、审核和评审,我院章正威同志入选第五期“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吉海年、解建入选第五期“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陈志、张敏敏、乔瑶、茆广绪、王加胜入选第五期“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培养管理期从年至年。目前,我院有江苏省第五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8人,泰州市第五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1人,兴化市第五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1人。 (人力资源部钱玉琪供稿)7.征文摘选爱国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 我们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坚持在大斗争中磨砺,主动投身到解决各种矛盾中去,多经历“风吹雨打”,多捧“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切实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成长锻炼成为烈火金,为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摘自“弘扬奋斗精神”征文魏诗语《学习革命传统,弘扬斗争精神》8.天使文苑我的智能好朋友——“东幺”她白白净净、性格内向,工作时与我形影不离,她的名字叫“东幺”。你一定很好奇,东幺是美女吗?呵呵,她是我工作的好朋友,我最信任的好朋友,她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扫码小天才:护士工作最佳搭档PDA是也,科室里有七台PDA,每台备注代号,她的代号是东一,我给她美名曰:东幺! 每天早晨,一上班,我就拿起我心爱的东幺放进我的工作服口袋,她是我正确核对患者身份和用药安全的“保镖”,她的火眼金睛是我的“定心丸”。五查之后进行晨间护理,我的问候声与东幺的巡视扫码声是欢快的“二重唱”,拉开了一天愉快工作的序幕。 东幺最闪亮的优点是当我在床旁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她通过对患者腕带扫描和瓶贴扫描的方式来确认患者的身份,偶尔遇见误差她就狠狠地“摆脸色”,送你一个凶凶的表情包:大红X,更多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并温柔的确保治疗工作一路绿灯,让我在三查八对的过程中神清气爽。 东幺扫码后将治疗信息实时连接整个护理信息系统,在与患者交流时无需先到护士站看医生的医嘱,然后再跑到病房给病人做治疗,通过东幺可床旁直接读取医嘱,方便快捷。 东幺在治疗室也是最受欢迎的座上客,她一口气完成摆药、配药、加药核对,然后华丽的转身,来到患者身边进行穿刺核对、输液巡视,五个输液环节,因为有她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东幺是多才多艺的奇女子,不仅具备拍照、电筒、闹钟、计算器等十八般武艺,还可以进行现场评估病人、进行护理评分、即刻记录尿量等。我最欣赏她的内涵是可以查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辅助检查结果。 每天下午与患者开展您说我听双心活动时,东幺成了护患沟通的桥梁,因为和她在一起,真正落实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求。 谢谢你东幺,我的好朋友,工作因你而精彩! (八病区郭玉蓉供稿)欢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wy/17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四届RED论坛丨在这里,看见青年的力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