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一中第四届德育论坛特约稿立足常规,
班级管理,重点在“管”+“理”。“管”靠的是约束和制度,“理”即上升了一个高度,要走进学生的内心,靠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转化学生。 每一个”魔丸”都需要一个“乾坤圈”。去年暑假热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可谓火爆影院,在学生圈里也炸开了锅,在我即将接手新班与孩子见面的前两天,我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李老师,您好,我是您即将接管的16班的1/51,我们班是一颗魔丸,您准备好做那颗能与我们混为一体的灵珠吗?”,对于之前我从其他老师那里对于该班级的了解,让我觉得又多了一份挑战,同时也增添了一份兴趣,那么怎样才能管好这群“魔丸”呢?电影中利用乾坤圈来束缚,在现实中,即在班级管理时应以制度管人。每天面对着几十个鲜活的生命,该以怎样的方式跟他们交流沟通,以怎样的方式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其中有着许多的技巧与智慧,我深知每个班情况不同,所以我不能把别人的面包变成自己的口粮,索性照着别人的样子做一身适合自己的衣服! 建立奖惩机制,精细化管理。一个班要管理好就必须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课堂奖励制度、纪律检查制度、到校时间要求、三操检查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以及卫生打扫检查等,制度由教师协同班干部制定,然后交全体同学讨论、修改、补充,最后公开发布实施。 (1)关于奖惩的看法:奖罚过程中,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谁都不能有话说,同时不能泛滥地奖励同学,很多东西是学生必须做到的,那就是应尽的职责,不需要奖励,一旦许诺奖励就不要食言,及时兑现,当然除了兑现奖励,兑现惩罚也同样重要,这个惩罚要么你事先想好,要么根据班级制度处理,不能随口而出。 兑现期中考试第一名奖励兑现期末考试完成目标奖励(2)制定精细具体的规则:班级里面事事都要有人去做,事事都要有人去管,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分到人,让学生明确:到了班上我的职责是哪一块,到了教室里面,我要立刻做什么。 比如卫生:要把清洁区、教室的卫生全部具体到每个同学,让他有事情做。消毒有专门人,开窗关门有专门的人,关灯有专门的人,这些都要把它细化到人,这就是精细化。 比如纪律:早读,什么时间到校,到教室后谁负责,课堂违反纪律,不认真听讲,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作业:不能及时上交,没有按质量完成根据量化积分扣5分;作业潦草,错误很多,要求重写的扣5分等等情况,然后打印成一个表格,每个同学都有登记,就像自己的成长记录一样。 总的来说,班上一定要有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这样就可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细节,做到精细化管理。 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提高自我激励能力。奋斗目标的制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级总体学习目标的制定,二是学生个体学习目标的制定。在制定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1)目标制定应坚持所有同学共同参与的原则;(2)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化,因为较为具体的目标(落实到各科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行动上更具指向性;(3)目标制定应从本班学科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4)目标的制定应坚持“跳一跳”方能够到的原则。这样可以在班级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学习气氛;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整个班级学习综合实力的提高。 例如:我从接手16班进行入学教育时,就给班级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期末进年级前十,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学生们都不好意思抬头,觉得不可能实现,我看出了学生的不自信,因为他们比我更清楚班级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高标准严要求以外,一定要在学生心里埋一颗相信自己的种子,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迎来了月考,16班以擦边球的方式位列第10,这次考试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士气,也让学习热情高涨,随后我又提出目标进前年级前六,这学期开学又提出进年级前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们有了强大的学习内动力,所以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成绩位列年级第一,这也使我更加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希望总在眼前。 班会课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会课相对于上课模式而言,它有相对自由的模式,而正是这种相对自由的模式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又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打造一堂精彩有魅力的班会课,对班级管理、学生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我结合近期发生的香港暴动事件和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的素材,告诉学生,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它的名字都是中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一束光,那么中国必将成为一轮闪耀的太阳,另外让学生思索青年之责任,青春之意义,并做了校园采访“你觉得青春是什么” 通过每一次班会课的积累,让我明白一节成功的班会课绝不只是内容精彩纷呈和课快结束时的主题升华,它的成功应该体现在学生在后期的行为表现上! 与教师、家长团结协作,共同战斗。在班级管理中很多事情往往手足无措,这就需要和各位老师、家长共同协作,比如年级王主任给我提供许多解决班级矛盾的办法,办公室的各位老师给我介绍带班经验,16班所有任课老师情况的反馈都非常及时,同时在工作上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没有他们的万千鼓励,也不会有现在的16班,当然促进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通过家校的不断沟通,家长对我工作的肯定,我的工作有了更大动力,我相信在未来日子里,孩子们会努力,班级会更好。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下班主任工作的“五个零”,也是我带领班级取得进步的重要方法: 苦干+没思路=0;开会+没要求=0;能力+没付出=0;制度+没落实=0;走动+没发现问题=0。很多时候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但由于没做到点上,因此结果也只能是收效甚微,所以班级要想做到有效管理,就要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班级的促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建设,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立足常规,用科学智慧的方法去应对,方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 个人简介:李波,宝鸡市第一中学物理教师,热爱物理教学工作,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荣誉,在年指导学生完成《少儿健康用眼坐姿矫正智能台灯》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获校级“一中新秀”、“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供稿:学生发展处撰稿:李波审核:妙宏哲联系我们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wy/12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爱健康孩子的ldquo钙rdq
- 下一篇文章: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