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陪大儿子剪头发,趁着空闲,翻阅朋友圈,发现以前走得较近的一位闺蜜,在朋友圈里发着因为女儿作业问题而抓狂的图片与心声。看到朋友的状况,心里面很是担心,因此立即给朋友打电话。询问了具体情况,用我自己与孩子做作业的经历给她提了几点建议供她参考。

剪完头发回家,正好闺蜜老公因为平板电脑的问题请我家先生处理。问我,为什么他身边有一个孩子,他的爸爸长期在外跑车,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在家。孩子的妈妈在超市里面上班,没有什么文化。可是这个孩子从小到大,读书没有让家长操心,现在读大二了,考的是名校,可是让人羡慕的是这个孩子又在给自己规划考研。为什么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如此对自己的每一阶段的规划那么明确,并且能如此的优秀?我听后笑着说:是不是孩子的妈妈是一个性格非常温和平静的人?同时孩子的妈妈是不是也是一个在亲朋邻里口碑较好的人?孩子的爸爸是不是因为长期不在家,回家看到孩子特别的宠爱孩子?朋友的回答是非常的肯定,因为他非常熟悉他们俩口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个性情温和平静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亲朋邻里关系很好的人。孩子的爸爸每次回家真的特别的舍不得孩子。

孩子主要监护人的情绪管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人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妈妈或主要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性格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于妈妈的文化修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是起着锦上添花的东西。

看到孩子缺点时,不忘怀育孩子时的初心——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长大成人。“把好性格留给了学生,而把坏情绪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这是在与闺蜜电话中,她烦恼的。她与她的同事们聊起孩子做作业时的状态,身边的人也纷纷给她的劝告。可是她在实际生活中,负责认真的态度,可以说是“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只要孩子一做作业,就是母女俩战斗的开始,作业完成是胜利逃亡,最终妈妈和孩子双败结束。

因此建议闺蜜:第一不要陪孩子做作业。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够自己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只是规定孩子,你回家没有完成作业,不允许玩,不允许做其他与作业无关的事情。闺蜜马上说:“她不玩,可她不仅磨蹭,还做着做着就睡着了。”我说她要睡觉,那是孩子累了,让她睡啊,30分钟或1个小时后把孩子叫醒就是了。亲爱的,亏你还是老师,难道你想睡时,你的思维是清晰的吗?孩子睡好了,自然再次做作业时,更加神清气爽,思路清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作业的规则意识。明确告诉孩子,作业是她的任务,如果没有按规定完成,她将接受老师的惩罚,与妈妈无关。就如同妈妈要认真努力工作一样,工作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但闺密马上又问,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因为不会做而停下来了,怎么办?我问她,学生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你是怎么教的?我建议她采取我的模式,我每天晚上8点至9点,为孩子固定一个小时,完完全全与孩子一起学习,不打电话,不玩手机,不做家务。就全身心的与孩子在一起。这一个小时主要进行四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解决孩子当天的作业问题,并按老师要求签字,但作业的对错是孩子的任务,我只负责“签字签得起飞”,不因我的原因让孩子受批评。第二个任务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点的把关,第三个任务是预习新的知识,走在老师教授新的前面。第四个任务是对孩子今天的学习做一个小结,并明确告诉孩子第二天将要考核的内容。这1个小时是高效陪伴的1个小时,至于1个小时过后,作为妈妈的我们也要将时间给我们自己了。

第三,给孩子的学习成绩明确定位。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三十夜里催年猪”,一蹴而就。孩子成绩落下了,需要陪同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孩子持续坚持的学习。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父母的肯定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以分数论英雄。陪着孩子持续坚定的成长!

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完整智慧、适应个体身心潜能展的、适应社会各个层次需要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至于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这一点,相信我们平凡的妈妈们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但也希望我们平凡的孩子,将来有健全人格、完整智慧、适应个体身心潜能发展的、适应社会各个层次需要的人。为了这一目标,孩子的家庭主要监护人的性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必须温和平静。用管理学的经验来看,领导者对于下属完成事情,只需要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寻常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2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