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的背景:

国家卫计委介绍,年5月《全球早产儿报告》显示,全球早产发生率>10%,每年新增万,占全球活产儿的11.1%,每年死亡早产儿万,占新生儿死亡的36%。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少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和残疾率。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在7.0%左右,早产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早产儿中围产儿死亡率较正常足月儿高4-6倍。此外,早产儿出生后,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等都将明显落后于正常足月儿。早产儿脑瘫、慢性肺部疾病、视觉和听觉缺陷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因此,有必要制定我国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实施规范的营养和发育促进干预,减少早产儿死亡和残疾,改善早产儿近远期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二、文件对早产儿健康管理的三方面要求:

1、在早产儿住院前管理方面,《工作规范》强调了早产儿产前管理,要求早产儿出生时应有具备早产儿复苏能力的人员参与现场复苏和评估。明确了早产儿住院的条件,要求对危重早产儿进行宫内转诊或出生后转运。

2、在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方面,《工作规范》对早产儿住院期间护理及发育促进、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疾病筛查、常见病症的识别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医院内感染,同时明确出院指征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工作。

3、此外,《工作规范》还要求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明确了随访次数及随访内容。细化了早产儿随访过程中全身检查、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评估、特殊检查、喂养咨询与指导、护理与疾病预防指导、早期发展促进指导等方面工作要求。同时,明确了早产儿出院后登记建档、转诊、结案等管理服务的具体流程。

三、家长最需要知道的内容解读

1、统一使用“矫正月龄”:针对早产儿的日常保健,《工作规范》明确使用了“矫正月龄”这一表述,所以今后无论是宝贝体检还是去做各项筛查和评估,都使用“矫正月龄”作为参考依据!

2、“矫正月龄”使用的时长:《工作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评价生长发育时建议使用矫正年龄至24月龄,也就是2周岁。小于28周出生的早产儿,可使用矫正年龄至36月龄(3周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早产儿宝宝一般在2周岁是能追赶上足月宝宝,小胎龄的早产儿在3周岁是能追赶上足月宝宝。

3、鼓励母乳喂养:《工作规范》提倡早期喂养和鼓励母乳喂养,根据早产儿具体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素。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哪怕宝宝还在住院,也要坚持送母乳去给宝宝吃。

4、出院后跟踪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出院前对早产儿进行全面评估,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准备、早产儿护理、喂养与疾病预防,并告知家长随访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所以以后早产宝宝出院,不仅仅会有一份出院小结,可能还会有一份早产儿出院后保健随访手册哦!这下,再也不怕找不到具体科室给早产宝贝随访了。

5、随访很重要:家长丝毫不能马虎!

分类定义周期随访次数低危早产儿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矫正6月内1次/每1~2个月矫正7-12月内1次/每2~3个月矫正12月后1次/半年高危早产儿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矫正1月内1次/每2周矫正1-6月内1次/每1月矫正7-12月内1次/每2月矫正13-24月后内1次/每3月矫正24月后1次/半年

6、随访的内容:

既往的一些信息;

全身及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监测和评价;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和评估;

眼底检查、听力筛查等一些必要的检查;

早产儿的喂养、护理、疾病及早期干预;

早产儿的一些异常发现;

豆豆爸

解读完毕,请点赞!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