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侬教你早产儿喂养知识和注意事项
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特别注意地护理。 在喂养方式上也不得马虎!往往高薪月嫂和普通月嫂的技能区别体现,也在早产儿的护理上。 那么早产儿应该如何正确喂养以及有哪些护理的技巧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5种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1、母乳: 对于出生体重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 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持每医院,吃不完可以将母乳冷冻,在6个月内没有问题。 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当宝宝出院后可以继续吃到母乳。 3、早产配方奶: 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4、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5、婴儿配方奶: 适用于出生体重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二、早产儿护理应注意7点: 1、预防感染: 宝宝的房间应避免过多的人员走动,不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宝宝的生活用品应清洁,宝宝的房间早晚各通风15分钟,可以每周用白醋熏蒸给房间消毒一次。 2、保暖: 宝宝房间的室温冬天宜维持在26℃~28℃,夏天宜维持在24℃左右,体重小于克的宝宝在寒冷季节不宜洗澡,可适当擦浴。 3、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首选母乳喂养,无母乳,选择合适早产儿奶粉,奶头孔大小适宜,严格按奶粉说明配制,奶瓶、奶嘴每次都要清洁消毒。 如宝宝吃奶好,每天每次可给宝宝增加奶量5-10毫升,自生后2周开始到2岁期间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钙剂、鱼肝油。 4、抚摸: 早产儿出生后生活能力低,抵抗力差,加上宫外环境突变,往往不易适应,更渴望被人抚摸或紧紧拥抱。 临床儿科医生表示,母亲的体温比暖箱要好得多,早产儿在母亲的怀中体温会逐渐升高。 如果早产儿不舒服或生病时,母亲或医护人员及时抚摸会使哭叫的孩子平静下来,非常有利于疾病康复。 5、运动: 儿保专家认为,早产儿越动越聪明。宝宝问世后,洗温水澡可视为人生的第一堂运动课,有条件让小宝宝游泳也是一种较好的运动方式。 6、留心观察: 由于早产儿是在机体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界,身体机能有可能受到一些影响,因而如发现“与平常的样子不同”,就应该及时留意以免延误病情。 7、注重体格检查: 早产宝宝出院后,妈妈要定期带他到儿童保健机构进行体格、营养等检查,出院后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龄每2个月1次,1~2岁每3个月1次,以便及时发现在养育中的不足,促进宝宝的健康发展。 定期给婴儿测量体重,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情况来判断奶量是否充足。 一般应每月或两个月给婴儿称体重一次,一个健康的婴儿每月应增加体重克~0克。 若婴儿体重增长不足,可能是吃的奶量不够或生病,应仔细寻找原因,医院检查。 早产儿通常有两种月龄:一种是实际月龄,从宝宝出生日算起,计算宝宝是几个月大;一种是矫正月龄,根据宝宝的预产期计算。 医生评估宝宝生长发育情况时,会用矫正月龄,矫正月龄直到宝宝2岁,通常2岁时已追上同龄的宝宝,所以不用担心,早产宝宝会尽力追赶上来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2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生答疑宝妈须知,医生教你如何照顾出院
- 下一篇文章: 专题快来看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