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有何不同
刘萍 医院 早期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晚期早产儿指胎龄34~37周早产儿,也被称为近足月儿。 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有以下主要差别:No.1 患病率和死亡率 早期早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儿。早产儿发育不成熟,其在宫外环境生存风险增加,并且与胎龄有关。 研究显示,早期早产儿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NICU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儿。 No.2 呼吸系统 早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病死率及危重症比例均高于晚期早产儿。 早期早产儿呼吸困难起病时间晚于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需氧疗及机械通气的比例明显高于晚期早产儿。 No.3 消化系统 早期早产儿在对营养素(乳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及吞咽和吸吮力方面均晚于晚期早产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和喂养困难。 No.4 免疫功能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则更为低下。 早期早产儿比晚期早产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更低于足月儿,早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的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特点相似,在感染时,晚期早产儿免疫功能并不优于早期早产儿。 No.5 生长发育 早期营养是早产儿出院后家长面临的第一难题。很大一部分早产儿在出院时仍然处于宫外发育迟缓状态,早期充分合理的营养有利于减少早产儿体格、神经发育不良的结局,而过度的营养则对成年期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有负面影响,所以合理的喂养是早产儿随诊的第一要务。 相对于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早期营养状况较差,因此对早期早产儿的早期营养应更加重视。 No.6 智力发育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和神经运动发育与早期经验相关,合理、积极的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及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在2岁以内的智能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足月儿,早期早产儿更明显,纠正12月龄时差异最大,纠正18月龄以后逐渐追赶,两组间差异逐渐缩小,到纠正24月龄时虽然早期早产儿组的智能水平较低,但是两组都达到了正常水平,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在24月龄以内均呈追赶发育的趋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4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药华能仪百问百答
- 下一篇文章: 剑桥10年跟踪研究孩子智商与出生体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