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bdfyy/xwdt/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期前收缩,

3,房性期前收缩,

4,T波改变。

分析:

R1、2、4、6、8、9是窦性心搏。

R5、7群宽大畸形,提前出现,联律间期<0.4s,其前无相关P波,是室性期前收缩。

R5、7QRS形态不一致,考虑为不同起源的室早。

第3个QRS波群呈室上性,提前出现,代偿间歇不完全,其前有P波,PR间期>0.12s,是房性期前收缩。

T波:V3、4、5、6低平。

一、室早心电图一般特征为: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大于等于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二、代偿间歇:

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由于房性异位激动,常易逆传侵入窦房结,使提前释放激动,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而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距窦房结较远,不易侵入窦房结,故往往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三、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而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一、起源于左、右心房、房间隔、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期前收缩,称为房性期前收缩(APB)。在各种期前收缩中,以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最高。

Holter监测显示,正常人群中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75%~90%,大多数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房性期前收缩是偶发的,24小时房性期前收缩总数不超过次。

起源于T波顶峰上的房性期前收缩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

1,提早的房性P波

房性和窦性的鉴别点是p波形态。提早的房性P波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与同导联上的窦性P波不同。这种“不同”很大,也可以很小,取决于激动点,起源于心房不同部位,决定了p波的不同形态,所以通过p我们可以定位。

房性P波可出现于心房绝对不应期以外的任何时相。P波出现于ST段内、T-P段之间或T波低平的导联上容易辨认。P波与T波或U波重叠在一起时,可使其振幅增高、减低、平坦、切迹、双向、倒置增深等变化,应注意识别。

p是提前出现的,至于提前多少,没有固定规律,可以比窦性p略早一点,也可以提早到T波下降支,可是说是很“任性”。

伴时相性房内差异传导或3相房内传导阻滞者,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可异常高大或增宽。

2,下传QRS波群

一般,房性期前收缩下传QRS波群形态与窦性QRS波群相同。也可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束支传导阻滞(如图)、预激综合征而宽大畸形,有时需要和室早鉴别。

3,代偿间期

(1)房性期前收缩插入于1个基本窦律周期之中,为无代偿间期。

(2)多数房性期前收缩为不完全代偿间期。

陈中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