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知识问答
早产儿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生率逐年上升,约达7%,每年约万早产儿出生。作为早到的天使,早产儿的病死率和后遗症率较正常出生的足月儿高了很多倍,他们的成长寄托了无数爸爸妈妈的希望、牵动了无数家庭的心。对于如何照顾好这些早到的小天使,爸爸妈妈有着很多的疑问,让我们听听新生儿病区的丁艳洁主任是怎样说的。 1、什么是早产儿? 出生时孕周低于37周(天)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其中,胎龄低于28周者称为超早产儿。根据出生体重,可将早产儿分为低出生体重儿(体重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g)、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g)。 2、早产儿存活的希望大么? 早产儿的死亡率与出生体重和胎龄呈负相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早产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22.6%,胎龄32周的早产儿死亡占早产儿死亡的60%。体重低于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更是高达85.3%。目前国外最小存活的早产儿为22周的早产儿,国内最小为23周早产。反之,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高,存活的希望越大。我院NICU早产儿总的存活率达98%以上。我们至今成功救治了四名胎龄24周的早产宝宝,救治成功最低出生体重只有g。 3、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特别喂养吗? 优化的早产儿管理是改善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宝宝在NICU中得到了专业细心的呵护。回家后同样需要特别的营养支持。在宝宝出院时,医生会为宝宝做一个营养评估,看看宝宝是否存在营养高风险,然后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予喂养指导。简单来说,如果宝宝的体重达不到同胎龄宝宝体重的第25百分位,特别是达不到第10百分位,就需要强化喂养。最好的喂养方案是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如果母乳量不足,就需要添加特别的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达到追赶目标后,就可以逐渐停止强化喂养了。 4、早产儿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素吗? 早产宝宝在母体内呆的时间过短,很多营养素都储备不足。除常规的喂养外,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早产宝宝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U,3个月后改为U每天,直至两岁。该补充量包含食物、日晒和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生素D含量。维生素A每天补充-U/kg,一般按下限补充。生后2-4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mg/kg,直至纠正胎龄1岁。钙摄入量70-mg/kg,磷35-75mg/kg。所有矿物质补充量包括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和铁钙磷制剂中的含量。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早产儿神经发育有重要作用,尤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每天推荐量:DHA55-60mg/kg,ARA35-45mg/kg,直至胎龄40周。 5、早产儿会有脑瘫等后遗症吗? 脑瘫是早产儿长大后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之一。儿童中大约45%的脑瘫、35%的视力障碍和25%的认知或听力障碍归因于早产儿。出生时发育越不成熟,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因此,需要定期对早产儿进行随访。早产儿出院后1周左右需要进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月随访1次,直至纠正年龄6个月。然后每2个月随访至纠正年龄1岁,每3个月随访至纠正年龄1岁半~2岁。随访过程中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干预,必要时转到专科医师处继续治疗。 专家简介: 丁艳洁,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获儿科学硕士学位。年12月获山东大学儿科学博士学位。 年7月~年6月于医院儿科工作。年6月至今于医院儿科工作。年始担任儿科副主任,年始兼任儿科新生儿病区主任。 先后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早产儿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烟台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lt/12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莫慌,新生儿缺氧ne傻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