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59338.html

文/武志红

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却透露着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信息。噩梦、重复出现的梦、连续的梦、记忆深刻的梦……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含义。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虽然答案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但却不想直接寻找这个就在眼前的答案,因为这要承担一些责任。然而我们的内心却已经清楚地知道这些答案,所以就会表现到光怪陆离的梦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读懂自己的梦时,就如同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以生活中的梦境为例,并结合梦者的生活背景,来分析梦境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那些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秘密。对梦者和读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都有启发意义。作者特别强调解梦时与生活背景的结合,强调梦者要感觉自己的内心,不主张一一对应式的刻板地解读。所以他常说:“最好的解梦者,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选取武志红新书《梦知道答案》两段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1

巧合的18时28

梦者:阿志,男,24岁,外企员工。梦境:夜幕已降临,我站在一棵树下,泪如雨下。我的女友就要出嫁了,但她嫁的不是我。她的家在前面一栋楼的5层,那个房间灯火通明,她和她的爸爸、妈妈、姐姐、好友和新郎簇拥在一起,很是热闹。只有她家的那个房间张灯结彩,是彩色的,其他一切都是灰色的。走吧,该走了,我对自己说。这时,我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18时28分。分析:阿志是我的一个来访者,他来找我的原因是失恋。年10月,他在外地的女友病了一个星期,而阿志一直没有和她联系并慰问她。她病好了后,提出了分手,阿志答应了。女友提出分手的那一刻,他有些慌张,这慌张只是一恍惚的时间,后来他就恢复正常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没怎么难过,照常工作、照常交际,好像没什么事发生一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难过起来。年1月,他开始有了一些焦虑和慌张,5月时,痛苦发展到顶点,陷入了很可怕的恐慌中,最严重的时候会觉得胸闷喘不过气来,而且严重失眠,还经常有自杀的念头。在我看来,这是延后的分离焦虑反应。所谓分离焦虑,即我们和一个重要的人物分离时产生的一系列痛苦反应。最常见的分离焦虑有两种:小孩子离开妈妈时的反应,以及恋人分手时的反应。自然,阿志的反应属于后者。最有意思的是,刚分手时他没什么事情,7个月后才有了严重的分离焦虑。5月,医院的心理科求治,医生说是抑郁症,给他开了抗抑郁药。此后几个月中他一直在吃药,情绪也逐渐平复了一些。不过,他希望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得到心理治疗,于是来到了我这里。和他聊了一会儿后,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规律,他们经常在10月的时候闹分手。他们开始恋爱,当时两人刚从同一所中学考上大学。年10月,阿志提出过一次分手,表面理由是喜欢上了自己班上的另一个女孩,真实理由是,阿志早在他们刚开始相恋时就隐隐觉得,女友一定会离开他,他得不到她。到年10月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他忍不住提出了分手,但女友不答应,所以没成功。年10月和年10月,阿志又两次提出过分手,理由类似,结局一样,女友都没答应。而他说,他后来明白,他其实是希望看到她紧张他,这个“阴谋”实现后,女友那种紧张会让他有点快意。或许是预料到了这个游戏会再次上演,也或许是累了,年10月,女友第一次向他提出了分手,并且说:“这一次,让我画上句号!”为什么总是在10月闹分手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信息,于是问阿志:“你几次都是在10月提出分手,这是为什么呢?”他好像没有听到我提到的“10月”,而是讲起了一种宿命论。他说,刚和她认识时,他就觉得他们肯定不会长久,她一定会离开他。并且,在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他做过一个梦,即本文开始提到的梦。和总在10月提分手一样,这个梦中的数字“18时28分”也引起了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