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我们回家了克最轻早产儿l
“宝宝,我们回家了!” 终于等到这一天,医院通知我们,宝宝可以出院了! 来源:soogif 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门口等着了,然后我被护士叫进去,叮嘱了好多事,还有交一系列的费用,这段时间奶粉钱就要了。 当然,所有的一切我都无暇顾及,因为我的宝宝在推车里,我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他,正在熟睡。 头发好黑,皮肤也好黑,几乎跟宝爸一个模样,怎么会这么像的! 来源:soogif 护士交代完了之后,拿过包被,然后把宝宝抱出来放进包被了,我看到了一个好小好小的身体,顿时眼泪掉下来了!我可怜的孩子! 就这样,我抱着宝宝从监护室出来了!我的爸爸妈妈都掉眼泪了,真的,都是第一次看到他! —— 皮皮麻麻《宝宝出院那天,全家人哭到不行》这是网上一位早产儿妈妈的真实记录,催人泪下。 跟正常出生的宝宝不同,早产儿往往一出娘胎,妈妈还没来得及认真看一眼,就要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躺进保温箱,各种仪器24小时监护,医护人员严阵以待、随时抢救…… 尤其是28周以下的超早产儿,也许只有巴掌大小、一瓶矿泉水那么重,手臂粗不过成年人的大拇指,血管比头发丝还小,身体还是半透明的果冻状,可能稍不注意就“化”了…… 来源:soogif 每个超早产儿来到世上 对父母、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修行” 都要靠他们携手创造“奇迹” ▽ 年6月19日,对于深圳的林女士一家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天。 当天,医院,怀孕仅23周6天(还不够6个月)的她,突然提早顺产,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宝宝:哥哥克,弟弟克。 也就是说,两兄弟加起来,才1斤半多一点。而足月(38周以上)出生的宝宝,一般都有5斤以上。 这是林女士的第二胎了,之前她已经有一个女儿。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早产,分娩前2天才来产检,结果都很正常,没想到产检后第二天羊水就破了,第三天就早产了。 ——林女士 “我看到宝宝的第一眼是,医生用手掌托着,还不够一瓶矿泉水重。”林女士第一眼看到两个宝宝时,简直吓坏了。 兄弟俩出生时没有呼吸,全身松软,一分钟仅有几十次微弱的心跳。 医生问要不要抢救,林女士毫不犹豫地点头:医生,快救救他们! 此时的两个袖珍宝宝,都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全身皮肤透明,就像胶冻一样,哪是眼睛哪是眉毛都很难分辨得清。 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是一道道难关—— 宝宝的脑部,脑组织就像“豆腐脑”一样,脑血管壁仅由单细胞排列而成; 宝宝的肺部,肺泡及肺微血管几乎还没有发育,无法支持呼吸; 宝宝的心脏,动脉导管几乎不能自然闭合,影响心肺发育及功能; 而且宝宝过早离开母体,缺乏各类已知未知的物质,比如激素、免疫因子等等…… “ 出生克的宝宝,各个器官都发育极度不成熟,或者根本就没发育,比如血管细如发丝,我们很难给他建立静脉通道。能不能把他救活,其实我们心里都没底,国内还没有先例。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 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里,宝宝躺进了模拟母亲子宫内环境的暖箱内,连上呼吸机,身上插上各种管子,这些管子会帮助他们呼吸、输送营养、维持血压…… 医护人员严阵以待,每一步治疗和护理方案都是在科主任杨传忠和护士长熊小云的亲自把关下执行,不断调整,“一对一”监护治疗。 经过2个多月的抢救,虽然克的哥哥未能存活,但克的弟弟被成功救活了。 林女士把顽强的弟弟取名为“小海草”,希望他能继续坚强下去,就像海草一样,能经受起大风大浪。 △嗨!我叫小海草~小不点的小,大海的海,坚强小草的草 随着治疗不断地推进,宝宝逐渐能够自主呼吸,输奶量增多,身上的管子逐一被撤走。 但是,他的动脉导管一直没有闭合,呼吸机使用了50多天都无法撤离,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肺发育。 动脉导管是啥?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正常血流通道,宝宝出生后,随着呼吸功能的建立,动脉导管在新生儿出生后10-15小时会自然闭合,退化成动脉韧带,如果持续不闭合,就会形成动脉导管未闭。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资料显示,克以下的早产儿很难自然闭合动脉导管。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如果做手术,风险也很高,极易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期间,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反复查阅各种资料,医院心外科主任丁以群帮忙,多次为“小海草”进行手术前风险评估,最终决定给他做“床边动脉导管结扎手术”。 由于术前准备很充分,手术过程很顺利。如果在术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孩子的生命征象稳定,就说明手术成功了。 幸运的是,经过72小时的观察,“小海草”的生命征象非常稳定,医护人员和宝宝父母都松了一口气。 “小海草”又闯过了一关,存活的机率又增加了。这也是全国最小出生体重婴儿的手术病例。 △没想到我年纪轻轻,也拿了个全国第一....小啊 手术后1周,“小海草”终于离开了有创呼吸机,可以自己自由呼吸了。 再过1个月,医务人员又安排妈妈林女士定期进入NICU,把“小海草”抱着贴在肚皮上,做“袋鼠式”护理,让他早早与妈妈有“肌肤之亲”,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同时也缓解了妈妈思念孩子的焦虑。 △妈妈的味道好香,怀抱好温暖~ 11月22日,经过医护团队和宝宝家人长达5个月的共同努力,“小海草”终于出院了。此时他的体重已经接近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出院后,医生将继续跟踪他的成长,监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 “小海草”也由此创下了我国体重最轻早产儿存活的记录。 △看看我,再看看手机里的我,你相信吗? △看看我刚出生和现在的脚印,求本宝宝长了多少斤肉? 这已经是深圳连续两年创造全国新纪录。 年4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就救活了当时全国“最轻早产儿”——出生体重仅克的小女孩“早早”。 ▽ 当时“早早”的妈妈36岁,好不容易怀上一对双胞胎,怀孕期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一直显示正常。 有一天,她上厕所时,发现见红,医院检查,医生给建议她入院保胎。结果住院4天后,她就宫颈全开,顺产生下了两个宝宝,胎龄仅23周。 经过一周的紧张抢救,妹妹“早早”活了下来,再经过半年的日夜救治和监护,“奇迹”出院,创造了全国“新低”。 在深圳,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新生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早产宝宝最坚强的“守护神”。 这个科室每年收治早产儿超过人,每年救治超早产儿超过人,早产儿抢救存活率达98.9%,超早产儿存活率达84%。 △我和我的“室友们”都受到了护士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们的团队,永不言弃,成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克、克、甚至克,孕周24、23周的超低出生体重、超未成熟婴儿,使深圳市超早产儿的救治水平(救治数、存活率)高于全国水平。 △没错,就是他们救了我这个小布丁 年,深圳市妇幼成功救治孕周28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0克的超早产儿例,存活率高达87%。而目前这类早产儿在国内的平均存活率只有50%~60%。 更重要的是,经过医护团队的跟踪观察,很多孩子后来都能健康成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ff/11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内首例24周双胎体重不足克早
- 下一篇文章: 临床护理病例分析新生儿窒息护理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