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前,医生和我说:“小朋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吃、能睡、能拉,这是最重要的标准。”

为了能追赶身高、体重、头围的标准,宝贝必须每天定时定量进食。

每隔2-3小时,阿姨就开始热奶喂食,加了母乳强化剂的奶水挺难喝,但是小朋友也不挑食,一口气咕咚咕咚就喝掉了。

进入了猛长期的小朋友每天会长50-80克体重,一个月会长3-4斤,因此只要已进入睡眠,立马手脚都在挣扎,小脸憋的通红,嘴里还不停发出“嗯嗯”声,让家里人担心不已。

随访时看医生,也没得到明确答复。3个月停掉强化剂后,小朋友这种现象就基本停止了。后来在早产群里和妈妈们交流,发现吃了母乳强化剂的早产宝宝都有同样的情况,大概是因为强化剂的催长作用。

这几个月,小朋友每天的任务就是吃饱睡、睡饱吃,按照医生的说法就是:最主要就是能吃能睡能长体重。

吃着加了强化剂的母乳和高热量的早产儿奶粉,小朋友的体重蹭蹭蹭往上涨,按照阿姨的话来说就是:简直长势喜人啊。

阿姨刚来时,一个劲地说:宝宝实在太小了,实在太小了,身上都没有肉,都是骨头。

来的第一天,阿姨还给她拍了照片,说一周以后一定让宝宝大变样。是的,一周后宝宝的身上终于有了肉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姑娘身上的肉肉越来越多,终于长成了一枚小胖纸,圆头圆脑机灵可爱,看得阿姨喜上眉梢,抱在怀里直叫心肝。

每个月,医院随访一次,查查血常规、量量头围体重、看看生长情况,这项检查至少需要持续到1-2周岁。而2个月一次的甲状腺检查,也是旷日持久。

而早产宝宝比足月宝宝更多了许多器官性检查,出院时医生对我说:“你们家小朋友很争气,需要检查的项目比较少,让你省心不少。”

即使争气如宝贝,出生后3个月内的检查也少不了。眼底检查、头部MRI(核磁共振)、心脏彩超,都需要在出生3个月内做完。

对医院毫无经验的我,开始在早产群里找有经医院的哪位医生更权威,然后在各大平台预约医生。

血常规、甲状腺都需要抽血,一个抽手指血,一个抽脖子上的静脉血,娃儿小的时候痛感神经还不发达,被抽血就是皱皱小眉头,嘴巴一咧准备开始哭就又睡着了。

随着娃儿越来越大,她对于痛的认知越来越多,作为一枚不好哭的娃儿,扎针的时候哇哇大哭代表她真的非常疼。大医院人太多,医生护士都相对冷漠,娃儿每次手指扎针都会流血15分钟以上,有一次1个多小时血还不止,医院态度恶劣地说是正常事件,于是彻底惹怒了我。

在成为一名新晋宝妈前,我从事着医疗相关行业,对医生有着无限尊重与理解。

但是,在医院说出娃儿手指扎针1个多小时还在流血是正常,之所以流血是因为小朋友凝血功能有问题,与医生手法无关后,医院毫无责任心的推脱彻底惹怒了。投诉医生、要求解释,以前不会做的事我都做了。最后,年轻气盛的医生终于诚心道了歉,而我医院。

抽静脉血的老阿姨比较体谅父母的心,在外公请她稍微轻一些的时候,她轻手轻脚,在小朋友还没太多反应时已经结束抽血,5分钟后血就止住,小朋友几乎没有痛感。

做眼底检查很揪心,需要每隔10分钟给小朋友滴散瞳药水,滴满4次后进入检查室检查。医院眼底检查的候诊室里,挤满了带着孩子焦急等待的父母。早产宝宝特别容易眼底视网膜病变,所以每个早产宝宝出院后都需要再次检查。我家娃儿住院期间已经做过一次检查,当时显示是阴性,医生嘱咐预产期那周还需要再做检查。

在给娃滴眼药水的时候,我听到很多父母在交流。一位妈妈说:“眼底检查真的不能任性,医生说什么时候来就一定要什么时候来,不能自己瞎做判断。”

这位妈妈说,她的孩子之前出现了病变,已经手术过一次,她在手术室里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的视网膜被切去一部分,却不能闭眼走开,因为手术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而她需要在出现意外时签字结束手术。这次来是医生嘱咐了宝宝需要半年进行一次眼底随访,她一大早从外地赶来复查。

这位妈妈还告诉我,之前与她同期来看的一个宝宝,就是被家里人耽误了。但是孩子也做过手术,医生嘱咐半年一次随访。回家后,孩子视力没有出现问题,家里人就嫌带孩子再做检查太麻烦,不去了。1年后,孩子眼底病变了,又做了2次手术都无法好转,医生说最后做一次手术,如果还是不能阻止病变,孩子就会失明。当时孩子父母就瘫在诊室里,她看得胆战心惊。

父母们的焦虑,加上来来往往可以明显看出眼睛有缺陷的孩子,我惊慌失措,一直盯着娃儿的眼睛看。阿姨安慰我:“你别自己瞎想,你看我们宝宝的眼睛多灵活,她只是现在还小,不能看的太远而已。”

终于轮到我们,阿姨和我带着宝宝进了检查室。约好的主任带着好几个实习医生站在无影灯台旁,灯光刺眼,我和阿姨分别固定住娃儿的头和四肢,医生给娃儿上了检查眼睛的架子。

骤然见到亮光,加上眼睛被架子撑开造成的疼痛,娃儿受惊了。拼命扭动身体,想要挣脱开来。我和阿姨一动都不敢动,牢牢固定住孩子,否则孩子眼睛一定会受伤。

主任一边看着电脑上孩子视网膜的图像,一边对实习医生说:“你们看看,这就是发育完全的视网膜,这个孩子视网膜长的很好,没有的问题的视网膜就长这样。”

很快,孩子眼睛上的架子被拿开了,主任对我说:“你们家孩子视网膜已经长好了,很争气。”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太好了,谢谢主任了,那她还需要来复查吗?”

主任说:“不需要了,长很好了,要是实在不放心,你一年后再来随访一次。”

我搂着孩子,心里又心疼又欣慰,我的孩子,真的很争气呢,妈妈终于放下了担忧的心。

头部MRI检查更是遭罪,做一次核磁共振需要10-15分钟时间,孩子在检查过程需要一动不动。为了孩子一动不动,检查前4小时孩子严禁进食、严禁睡眠,4小时候按照体重喂食镇定剂。许多孩子对镇定剂是拒绝的,这时候护士就会动作粗鲁地硬灌进去,最容易呛到孩子。

做检查的那天早上,一大早我就摇醒娃儿,不让吃不让睡。对于一个出生2个月的孩子来说,一天睡20小时才是常态。4个小时不吃不睡,实在太难。

外婆和阿姨心疼娃儿,趁我不注意偷偷让她睡着了。我一看急了,立马摇醒她,把娃儿气的一边哭闹一边打哈欠。困的狠了,我就一个劲挠她脚底,一定不让她入眠。

到了预约检查的时间,医院,喂了镇定剂,娃儿终于呼呼大睡。15分钟后,我把娃儿放在平台上,让医生扯扯小耳朵看睡熟了没。

终于入眠的娃儿睡的很香,连扯几次耳朵都没动静,医生满意地点头,让阿姨抱着娃儿进检查室。

核磁共振机器开启的时候,室外的我都能听到巨大的轰鸣声,更别提室内的娃儿。一分钟后,阿姨抱着娃儿出来了,娃儿手脚动了,检查失败了。

出来后,娃儿立刻又进入睡眠。我找到医生,希望能再做一次检查。

娃儿再次睡熟后,有一次进了检查室。这次顺利完成了,阿姨很得意:“第二次宝宝手又要动了,但是我给她放的位置刚刚好,她想动的时候被卡住了,就放弃了。”

回家的路上,阿姨偷偷和我说:“刚才台子上一摊子血,那是护士在给一个小朋友扯耳朵的时候太用力太粗鲁了,把耳朵扯裂了,她爸妈也不找护士麻烦,自己在那里擦呢。”

我气的要死:“这爸妈怎么回事,一点不心疼孩子的吗?”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宝爸,宝爸也气坏了,说如果是自己家娃儿,医院是一定不能善了的,实在太过分了。

一周后,我拿到了报告,报告显示娃儿大脑发育一切正常,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接下来是心脏彩超,出院时,娃儿的心脏卵圆孔还未完全闭合,医生说早产宝宝基本都是这样的,让预产期时做一次心彩超看看情况。

小儿彩超室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家长说自己从早上排到下午,还没轮上。

排了2小时后,终于轮上了我们。给娃儿塞上一个奶嘴,她乖乖地躺在床上给做检查,数十秒后,医生就做好了检查,说娃儿卵圆孔已经完全闭合,心脏没有问题了。

我又开心又惊讶:“谢谢医生,我看之前的宝宝都需要服用镇定剂,而且都做至少十几分钟的检查,为什么他们需要这么久啊。”

医生笑着说:“快了好啊,说明宝宝健康。那些很多是住院部临时抱过来的,有些有先心的风险,所以需要特别仔细。”

再次道谢后,我抱着娃儿离开了检查室。

是的,除了常规性检查,娃儿的检查全部结束了,万幸,一切都是顺顺利利。

在追赶体重和检查路上,小姑娘很争气。

谢谢你,我的心肝宝贝。

湘湘妈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