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燕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铁缺乏是全球最常见的单一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早产儿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贫血宝宝常有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减少,嘴唇及指甲颜发白、小脸没有血色,甚至出现运动发育倒退。即使还没有发展成缺铁性贫血,铁缺乏也会影响宝宝的认知、学习能力、行为智力发育。

导致早产儿缺铁性贫血原因较多,因铁储备发生在孕晚期,早产儿提前出生,铁储备不足;

早产儿体内寿命较短的胎儿红细胞占80%~90%,出生后因血氧饱和度变化,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快速降低,导致早产儿早期贫血;

早产儿生后早期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致红细胞生成较少;

加之出生体重小的早产儿早期合并症较多,住院采血也会致医源性失血。

体重g早产儿失血1mL相当于成人失血70mL;早产儿生后要追赶生长,1岁时体重是出生时5~6倍,血容量增加较多,铁的需求量也比足月儿多。

预防宝宝缺铁,早产孩子需要区别对待:

为了预防贫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周应开始补充铁剂直到矫正月龄1岁,最迟生后2个月开始补铁,直到矫正1岁,最好到2岁(微量补充)。

建议所有母乳喂养的早产儿,生后1年内补充元素铁2~4mg/(kg·d)。人工喂养早产儿可用强化铁的配方奶喂养,根据进食奶量适当减少铁剂额外补充。体重增长较快的早产儿/低体重宝宝,虽然使用了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仍可补充元素铁2mg/(kg·d)。

有贫血早产儿要结合宝宝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贫血严重宝宝需要输血及口服铁剂治疗,出院后要定期复查血常规。无症状的贫血宝宝可以补充元素铁2~6mg/(kg·d)。早产儿添加辅食后可用强化铁的米糊补铁,7个月以后可以吃含铁量较高的食物。

不同月龄足月儿预防缺铁与早产儿不同。足月儿出生时体内铁可满足4~6个月成长所需,但双胎、妈妈孕期缺铁、宫内发育不良宝宝要遵医嘱补铁。

4~6个月后宝宝应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高铁婴儿米粉,肉泥、肝泥、动物血等,有助于预防贫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aochanera.com/zcehl/14885.html